西方国家对穆斯林长期的歧视和敌视,源于其种族主义思想的毒害。自中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就以宗教差异为借口,积极向伊斯兰教宣战。十字军东征持续了一个世纪,给中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西方国家的种族主义思想日益蔓延,并随着殖民扩张而蔓延到全世界。为了获取更多利益,西方殖民者在其占领地区肆意掠夺资源,残酷奴役和屠杀当地居民。

他们极力宣扬种族歧视,认为白人高人一等,同时诋毁东方人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是野蛮落后的异教徒。这使得穆斯林国家对西方殖民者充满仇恨。即使进入21世纪,西方国家仍然对穆斯林采取歧视态度,将其与恐怖分子等同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中东或其他穆斯林国家取得进展时,西方就会恐慌,甚至动用武力进行干预和打压。相比之下,我国对种族和宗教问题更加宽容。我国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其中有10多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政策,赋予包括穆斯林在内的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我国不仅尊重本国公民的宗教自由,也尊重不同国家的宗教文化传统。

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为我国与世界上许多穆斯林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与周边穆斯林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积极帮助中亚伊斯兰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同时,也有力推动了中东主要穆斯林国家关系的改善。在一些国际争端中,我国始终采取公正、客观立场,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这种理性务实的做法赢得了穆斯林国家的认可和感谢。

可以说,我国与穆斯林国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友谊基础。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占领过别国的土地,也从来没有输出过自己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种族主义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它们在处理种族和宗教问题时存在严重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宗教信仰虽然能够在政治层面更好地控制人心,但也可能导致孤立和排斥。在西方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往往对彼此采取冷漠甚至轻蔑的态度,这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历史证明,多元文化包容远胜于种族偏见和排斥。我国愿与各国一道,共同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处,让世界更加繁荣稳定。

各国也应尊重人们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应在这个问题上抱有歧视态度。只要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一切都必须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