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行住吃“一站”搞掂

新快报讯 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数字湾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日前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印发实施,标志着“数字湾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按照“六通一融”建设思路,通过“数字湾区”建设,牵引带动大湾区全面数字化发展,打造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数字化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5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据介绍,“数字湾区”建设包括七个方面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大治理、大协同”能力,推动粤港澳数据、人才、物流、资金畅通流动“要素通”;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基座通”;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商事通”;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通”;社会数字化治理高效协同“治理通”;公共服务融合便利“生活通”;粤东粤西粤北加快“数字融湾”。根据《行动方案》,2025年,基本完成“数字湾区”建设任务,实现大湾区数字化规制规则有效对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效联通,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均衡发展。

在推动“要素通”方面,广东依托横琴、前海、南沙、河套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平台的示范效应,探索建设“港澳数据特区”,实施“南数北上、北数南下”计划,加强跨境数据流通服务与分类管理。重点围绕高频公共服务对数据的需求,探索推行数据跨境流通“白名单”制度。推动粤港澳三地合作建立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支持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创建国家级交易所,建设市场制度、交易规则和平台统一的大湾区数据要素交易市场。

在推动“商事通”方面,在粤港、粤澳“跨境通办”机制下,依托“投资广东”平台搭建大湾区招商主平台,助推粤港澳三地精准高效招商和企业需求对接。优化涉企事项审批流程,提升企业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打造“湾事通”泛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湾区居民“生活通”是“数字湾区”建设重点任务之一。当前港澳居民在本地使用的移动应用与广东居民不同,两地居民往来有诸多不便。针对这些问题,广东打造“湾事通”泛公共服务平台,涵盖市民出行、通关、支付、养老、医疗、教育、吃住游等场景,为在大湾区跨境工作、生活、旅游的群众提供无感便捷服务。

例如,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在出行前只需打开“湾事通”小程序,就可快速预约办理通行证件、办理境外手机流量套餐,预定酒店、餐厅以及查询团购优惠等。而港澳居民来内地,用“湾事通”可享受回乡证办理预约、港车北上指引、通关、交通、生活等“一站式”服务。

据悉,“湾事通”小程序将于近日在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同步上线。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