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雯最近和爸爸爆发了一次争吵,她独自一人在外打拼,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苦闷无人诉说,本能想要在父母那里寻求安慰,却没想到,给自己带来的是更加痛苦的打击。

晓雯在大学毕业后不顾父母的阻拦,一意孤行来到了这座离家很远的城市,希望能够脱离父母那无孔不入的控制。初入社会,晓雯对陌生的环境有着许多的压力:刚步入职场,初出茅庐的她要应对身份的转变、学着应对人际交往、适应工作内容;生活上,晓雯也有很多小苦恼,为了省钱选择了和小伙伴合租,但是在生活中总是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不开心。

晓雯有点害怕这个陌生的城市,反倒是对父母比较依赖,所以这些让她不开心的事她会和爸妈分享。

有一天,晓雯和室友又起了不愉快,万分委屈又气愤的她哭着打电话和妈妈说这件事。这时,爸爸说的话击垮了晓雯最后的坚强:

晓雯的火气也上来了:

爸爸坚持他的观点:

通话中断了,但爸爸带给晓雯的影响没有终止,挂断电话后的她浑身无力。她只是想要一句安慰,一个关切的眼神,就能够让我忘却遇到的压力与不愉快,但是,爸爸,为什么你这么吝啬?难道在你眼里,女儿就是一个嚣张跋扈、和别人无法相处的负面形象吗?

晓雯最害怕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你好,我还能害你吗?”这句话就像唐僧念的紧箍咒,让她无法挣脱。

小时候晓雯不吃胡萝卜,但是爸妈觉得不吃胡萝卜就是挑食,不行,要纠正。所以妈妈花了很多心思让晓雯看不出来胡萝卜的原状,掺一点在饺子馅里,加一点在蛋饼里,打成胡萝卜汁兑水喝……爸爸的方式就简单粗暴的多,不吃,就打!不想吃胡萝卜,但是妈妈会伤心,费尽心思却得不到女儿的认可,爸爸会生气,要挨打。一两次不愿意吃的晓雯“爱吃”胡萝卜了。

高考后填志愿,一直期待能够去成都的晓雯早就有心仪的目标院校了,但是两个月后她出现在了武汉的某所大学。爸爸妈妈觉得成都离家太远了,而且地震频繁,不安全,还是武汉好,离家近也是大城市。

大二暑假,害怕开车的晓雯被父母塞到了某个驾校里,每次练车都手抖的厉害,科三考了三次的晓雯终于拿到了“父母快乐证”,爸妈高兴后这张证就封存在抽屉里,只有晓雯知道她当时有多度日如年。

不吃胡萝卜也不会营养不良,去成都读书也不意味着会在那定居,驾驶证也不是非要在那一年拿到,但是父母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晓雯,他们替她选的是捷径,是坦途,只需要根据他们设想的按部就班走下去,人生会少走很多弯路。

可是,这是谁的人生?父母的还是孩子的?

晓雯从未怀疑过父母对她的爱,但父母的爱有时像是带着利剑,远远的疾驰而来,滋养她的同时给她带来伤痛,而每一次她的反抗也让父母心伤不已。

远在外地的晓雯内心很惦记父母,妈妈去年生了一场大病,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是还是要好好修养;爸爸年纪也大了,体检时查出来了一堆小毛病。每次视频通话时,妈妈都说着想她,担心她,现在相处的机会太少了,希望她能回家准备考公、考编。看着妈妈脸上期盼的神色,晓雯内心非常愧疚,她无法满足妈妈这个愿望。

每次和父母争吵后,晓雯的内心总会在很长时间里被愤怒与悲伤充斥。她一面愤怒着为什么身为至亲的父母不能理解自己,反而还要用言语来伤害;一面又为自己会对父母生气而感到自责,明知他们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语。

但晓雯不理解,为什么父母的爱总是带着刺呢?父母的出发点永远是爱,而她总是最先感受到伤害,也许很久以后的某一天,突然悟到了父母藏在指责下的爱与人生道理,但已经造成的隔阂与伤害却难以消除。

像晓雯这样的家庭有很多,她们都有着共同的疑问:我们明明都在爱着对方,为什么爱会如此伤人?

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是没有错的,那是来自于血缘中近乎本能的爱,孩子是可以感受到这份爱的。

父母对于孩子的控制来自于观念的影响,觉得孩子是自己生下来的,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让孩子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因为我认为这样对他是好的。

可是人都是有自主意识的,当孩子的自主意识被父母压制时,他就只会陷入两难的痛苦中。听父母的话我自己心里不舒服,不听的话好像我就是不孝顺的。

父母爱孩子,所以捆缚孩子,孩子爱父母,所以甘愿被捆缚。

但是,孩子是一个人,是一个迟早有一天要独自面对世界的人,是注定活得比父母更优秀的人,正如纪伯伦在诗词《论孩子》中说的。

6Q教育创始人刘中良导师在其所著书籍《亲子互动26问》中呼吁父母们要做智慧型的父母,所谓智慧型父母既16%的示弱,4%的示强,80%的自由、民主、尊重、平等。

在示弱这部分,父母在某些孩子可以完成的事情上应该主动退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事后再协助孩子总结复盘找出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自由、民主、尊重、平等则是要父母做到重视孩子的想法,不能因为我长你幼而觉得孩子的想法微不足道不需考虑,而是要做到真正的平等沟通,才能达至共同成长的目的。

什么时候父母应该示强呢,只有涉及到法律道德或者人生安全的事情时,父母才应该强硬的展示底线和原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2020 年度中国家庭教育领军品牌

腾讯教育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