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东方第一军事家”,与胡适、徐志摩是至交,袁世凯、唐生智、蒋介石等重要人物都对他礼敬有加,他还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将领,他出版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在战略上指导了中国抗战。

而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是一位日本女护士帮他走出阴影,最后他娶了日本女护士为妻,而那名女护士嫁到中国64年,再没回过日本,二人生下的女儿成为当时著名的歌唱家,而他们的女婿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2年,浙江杭海府海宁州硖石镇出生了一名婴儿,他就是后来的中国将军蒋百里,蒋百里本来出生在富贵之家,但因为其父天生残疾,小时候被送往寺院中出过家,而他的家族中有出家人不能归族这样的规矩,因此蒋百里的父亲在还俗后未能得到家产,因此他的家庭生活一直很困苦。13岁时蒋百里父亲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好在他的母亲有文化,才使得蒋百里从小就能接受到一定的教育,母亲算是他的启蒙老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百里从小就好学,经常偷偷溜到叔父家的书房去听课,后来教书的老先生发现他勤学聪慧,是可造之材,于是决定免费授课给他听。蒋百里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除了熟读四书五经之外,对《三国演义》等武侠小说也十分感兴趣,从小立志做一个英雄人物。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蒋百里看到了中国的落后,这也深深的刺激了他,他更加发奋的学习,立誓要为国效力,改变国家的命运,那年他1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1年,19岁的蒋百里在县令等人的资助下,前往日本留学,四年后他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还在所有毕业生面前,将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剑带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百里学成归国后,被聘为东北新军督练总参议,他本想施展才华,为国家培养出一批现代化的新兵,奈何他的教育理念不被大多数人接受,还多次受到旧军的排挤,无奈之下他再度前往德国留学,在德国期间,他得到了兴登堡将军的极力赞赏,认为他将是东方一位难得的将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0年,蒋百里回国任京都禁卫军管带。武昌起义后,蒋百里积极响应革命,并参与策划东北独立,也因此遭到旧军张作霖的追杀,蒋百里潜逃到南方后,任浙江都督府参谋长,民国成立后,又调任陆军部高等顾问,以及袁世凯的总统府军事参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蒋百里胸怀壮志的出任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誓要将这所学校建成最完整之军校,让他的学生都成为最优秀的军官,让他们个个都成为国家的栋梁、国家的利器。然而在他呕心沥血、夜以继日的为国家培养人才时,以段祺瑞为首的旧派军人却在给蒋百里使绊子,他们千方百计的阻挡蒋百里办学,办学所需要的经费一拖再拖,就是不给,蒋百里上北京多次交涉,却得不到肯定的答复,心灰意冷的他想要辞职,却也得不到批准,他感觉自己愧对国家、愧对全校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3年6月18日凌晨五点,蒋百里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进行训话,他身穿军服,腰佩长刀,足蹬马靴,一脸沉痛的站在尚武堂石阶上,他面对全体师生说道:“初到该校时,我曾宣下誓言,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做到,你们希望我办到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完不成,我要责罚你们,我完不成的,我也要受到责罚。如今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随后,蒋百里毫无征兆的掏出了手枪,对着自己的胸膛,果断的开了枪。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身边的勤务兵眼疾手快的冲上去撞了一下蒋百里的手,也正是他这一下,才避免了子弹射中蒋百里的心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百里当着全校师生自杀的消息,很快就引起了全国的震惊,袁世凯更是下令全力抢救,同时他又让日本公使伊集院连夜从北京来到保定参与抢救,最终在众人的合力救治下,使蒋百里保住了性命,然而伤病好治,心病却难医,醒过来的蒋百里并没有为自己侥幸不死而感到高兴,反而心灰意冷、心存死志,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本女护士佐藤屋登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佐藤屋登是日本北海道人,1890年出生,佐藤屋登从小就励志做一个独立的职业女性,让父母为她感到骄傲,长大后的佐藤屋登进入了护士学院,毕业后在妇产科实习,她用了五年的时间,让自己成为了一名出类拔萃的医护人员,不久后她被派往中国,而她到达中国后的第一个病人,就是照顾一位受到枪伤的中国重要人物,他就是蒋百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佐藤屋登在照顾蒋百里时发现他意志消沉、神情恍惚,于是就决定开导他,之后佐藤屋登就时常来找蒋百里聊天,她从风土人情聊到人生百态,还时不时的与蒋百里分析国内时政,她说蒋百里是有远大抱负的人,国家很需要他,如今理想还没有实现,怎么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呢。最终她用真诚慢慢点醒了蒋百里,让他重新激发了斗志。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二人也产生了爱慕之意,然而佐藤屋登的父母却极力反对这桩跨国恋情。就在蒋百里伤好后不久,佐藤屋登也被父母叫回了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佐藤屋登的离开,也让蒋百里的生活陷入到了混乱中来,然而他经历过一次生死之后,也再不会轻言放弃,他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了佐藤屋登在日本的家庭住址,于是他开始给佐藤屋登写信,诉说自己的爱意,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蒋百里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给佐藤屋登写一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在书信中蒋百里写道:我因你而生,你现在又想置我于死地吗?如果要死,我也要死在你的面前,如果你不回来,可把刀寄回来。由此可见,佐藤屋登已经是蒋百里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了,而蒋百里一封封充满爱意的信件,也让佐藤屋登十分感动,她还将这一封封信交给父母看,而这些书信也成为了她说服父母的重要依仗,最终她的父母同意了她嫁给蒋百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4年秋,在塘沽码头,中国将军蒋百里,终于等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人,在那年的冬天,蒋百里与佐藤屋登在天津德国饭店完婚。为了佐藤屋登在中国更加方便的生活,蒋百里建议给她起一个中国名字,佐藤屋登欣然的答应了,因为佐藤屋登喜爱梅花,于是他便为其取名:蒋佐梅。这样有深意的名字,处处都在表达着蒋百里对佐藤屋登的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婚后不久,蒋百里再次踏上了寻求强国的道路上。他撰写几本军事论著,出版后成为了军校的教辅,还陪梁启超到欧洲考察,回国后主编的《改造》杂志,其影响力仅次于陈独秀的《新青年》。而毛主席在当年致力倡导的“湖南省自治”,也是受蒋百里发表关于自治文章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蒋百里奉蒋介石之命,再赴日本,寻求国防之策,以应对中日不可避免的一战。1935年又去了欧美考察,回来后他提出了建设空军的建议。1937年,蒋百里出版了《国防论》,而这本书一出版就轰动一时,而在这本书的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蒋介石委任蒋百里为陆军大学校长,蒋百里一再推辞,但最终还是以代理校长的身份上任。蒋百里自然不会忘记当初的理想,还想为国家继续培养人才,于是在他上任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学校工作中去,常常工作到深夜,以至于他经常感到疲惫,后来学校启动迁移,这个时候他的工作就更多了,他会见的人也更多了,也因此休息的时间变得更短了,就在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突然猝发心脏病,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他最终没能看到他军事理论变成现实的那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百里的突然离世,给蒋佐梅带来了沉痛的打击,然而在她还在为丧夫悲痛之时,外界却传出了对蒋佐梅的流言蜚语,因为蒋百里在去世前,一直在筹备各种抗日工作,而她的妻子蒋佐梅是日本人,“谋杀论”也因此产生了,面对外界的质疑,蒋佐梅没有出面澄清,而是告诫她的女儿们:你们是中国人,现在中日交战,我们要一起抗日。从那以后,蒋佐梅就以护士的身份,经常出现在抗日前线救治伤员,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替丈夫完成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佐梅嫁到中国64年再没回过日本,直到1978年去世,而她的国籍也早已改为了中国,她与蒋百里结婚后,生下5个女儿,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她的女儿们都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其中三女儿蒋英是著名的歌唱家,而他的丈夫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的蒋英就在音乐上表现出了很高的天分,上小学时,蒋百里更是给她买了钢琴,让他往音乐方面发展。在她16岁那年,蒋英陪蒋百里去了一趟欧洲,在那里蒋英对欧洲浓郁的艺术氛围流连忘返,随后在蒋百里的安排下,蒋英进入到了德国的一所学校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蒋英从德国柏林音乐大学毕业,随后又去瑞士卢塞恩音乐学院深造。那几年因为战争,她的生活过的十分拮据,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只能靠面包来充饥,但她心中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她不能给中国人丢脸,一定要把西方音乐学到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她掌握了大量的德国、法国等艺术歌曲,对古典乐、现代歌剧等也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在她24岁那年,她还赢得了国际音乐会女高音冠军,成为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1946年,欧洲求学10年的蒋英回到了中国,1947年,蒋英在国内举办了一场非常成功的音乐会,在她事业高峰时期,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哥哥钱学森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英在三岁时,被蒋百里送到好友钱均夫家中寄养,蒋百里早年求学时,就与钱均夫是同学兼好友,更是一起在日本留学,而钱均夫只有一个独子,叫钱学森。有一次钱均夫向蒋百里表示,自己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可惜一直未偿所愿,还表示十分羡慕蒋百里家中有这么多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蒋百里就让钱均夫将自己的三女儿蒋英收为干女儿,还将蒋英放在了钱均夫家中寄养,从此蒋英就和钱学森生活了一段时间,那年钱学森13岁,为了照顾这个妹妹,钱学森将自己的“好东西”通通拿了出来,就为哄妹妹开心。蒋英在钱均夫家中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被送了回去,但钱学森和蒋英还是经常有来往的,直到蒋英去了德国,而钱学森也去了美国,自此二人的联系就此中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别重逢的二人见面自然是十分开心,而此时钱学森已经36岁,但还一直没有结婚,钱父一直对儿子的婚姻大事比较担心,还托蒋英帮忙介绍呢,蒋英当然是积极帮忙,没曾想钱学森几次相亲没有成功,却爱上了给他介绍相亲对象的蒋英。在钱学森的大胆表白下,二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1947年二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之后蒋英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跟随钱学森去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想要为国家尽一份力,和蒋英放弃了美国优越的条件,经过种种磨难后,于1955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钱学森回国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蒋英则成为了钱学森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