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成都15岁女孩KTV陪酒坠楼重伤”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据上游新闻报道,当事人母亲彭女士称,8月26日凌晨,其15岁的女儿月月从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一商场三楼的鑫银汇KTV坠楼,多处粉碎性骨折,至今仍在住院。

“15岁女孩”、“凌晨”、“KTV陪酒”、“坠楼重伤”,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很自然地在人们头脑中勾画出一幅极其阴暗而又扭曲的图画。15岁,大部分孩子还在上学,新闻中的这个小女孩却穿行在灯红酒绿的夜场,游走在形形色色的客人之间,继而纵身一跃,遍体鳞伤地躺在了医院急救床上。在这个可怜的未成年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诚恳地讲,这名母亲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是很不称职的。孩子才15岁,年初开学也就上了10来天,说不上就不上了,说去打工就去打工,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养”。更不可思议的是,按照她的说法是,孩子“自己要去一家火锅店打工,工作时间是每天16时至22时30分”,实际却是到坠楼时才发现,月月的“工作场所并非火锅店,而是鑫银汇KTV”,整整5个月“蒙在鼓里”,实在说不过去。很显然,这个母亲没有尽到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的“家庭保护”等义务。

当然,孩子出了事后,也不能把板子都打在母亲身上。或许,这个家庭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或许还另有“隐情”。据有关报道,月月母亲查询孩子手机后发现,3月24日,鑫银汇KTV员工罗某通过短视频平台的私信询问月月“找不找工作”,并称“夜场好玩得很,保底一万五”。同月28日,月月开始在这家KTV上班。很明显,罗某在其中有劝诱未成年人从事不健康工作的行为。考虑到罗某的员工身份,以及有关场所长期招聘未成年人陪酒的事实,鑫银汇KTV难辞其咎。

至于那个出事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出事,也不该是一笔糊涂账。虽说有关部门经现场监控发现,8月26日事发当日,伤者自行从事发地三楼跳下,已初步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但一个好端端的女孩为什么跳楼,值得继续追问。据月月回忆,事发当晚“为了接待客人,已经喝了一箱啤酒,却还被KTV相关负责人批评穿着,所以情绪特别不好”。如果有关情况属实,那么在这起坠楼事件中,涉案KTV称得上是“幕后推手”,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当地派出所根据法律和查明的事实,已对“鑫银汇KTV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案”立案。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是触犯刑律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一旦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也是实现正义的应有之义。

需要彻查到底的,还不能局限于个案。据报道,今年5月,彭女士曾以帮忙打扫卫生为由,特意前往月月住的员工宿舍查看,“孩子一直不让我去,找各种理由,住在那里的都是15岁左右的女孩”。月月出事了,还会不会有下一个月月?除了这家出事的KTV,在其他地方还有没有类似行为,也应深入检视、切除毒瘤。

一个15岁的女孩在KTV陪酒凌晨坠楼,凸显出当前未成年人保护的“真空地带”。痛定思痛,有关部门既需要查清事件、还原真相,也需要举一反三、补齐漏洞,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柳宇霆(法律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