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方文献中,把各省的总督、巡抚、学政、布政使、按察使定义为“地方大员”。督抚布按都是三品以上大员,且实掌地方军政、行政、司法,称他们为地方大员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学政一职品级普遍不高,为何能说他是“大员”,而且还排在了布、按二司之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政是清代特有的官职

学政是清代特有的官职

把教育系统单独拎出来由专门的职官进行管理,这是明中期以后才形成的制度。大致从正统元年开始,各省始设“提学官”,专督学校不理刑名。同时朝廷也规定,督抚及布按二司也不能干涉提学职事。

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并非如此,明代的提学不像清代的学政,是朝廷委派的京官,而是以按察使司副使、佥事等官充任。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提学虽然工作职责是独立的,但在人事组织上,仍然是督抚布按的下属,在直接上司面前,提学就难免卑躬屈膝、阿附迁就,不能自举其职。

清初时期官制沿袭明代,于各省设督学道。既然官名上有个“道”字,那其性质就和其他分守道、分巡道类似,也是直接隶属于布、按二司,同样也会受到上司的干预。

康熙时期,对各省学官作出了一些调整,提升了一些重要省份学官的地位,如直隶、江南、浙江三省,其学官人选由翰林院、詹事府各官简用;其他省份之学官则由各部郎中、道员、知府开列请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份不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此后直到雍正初年,凡是由翰、詹、科、道出任学官者即为“提督学政”(简称学院);由部属等官充任者,仍为“督学道”(简称学道)。

雍正四年各省学官制度得以整齐划一,规定各省督学官皆改为学政,如果是部属简任者,依出身甲第,各加翰林院编修、检讨衔,自此学政的编制直属礼部,不再受地方督抚的约束。

学政是一省教育事业的最高长官,雍正以后皆以进士出身的侍郎、京堂(各寺堂官)翰林、科道及部属官简任。全国共设学政二十人,计顺天、奉天、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

较为特殊的是顺天、奉天、台湾三省学政。顺天学政初为“直隶督学御史”,后改为顺天学政,驻地在保定。虽然名义上叫顺天学政,实际上的辖区包括顺天和直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奉天学政的特别之处在于,不是由朝廷委派专人任职,而是以奉天府丞兼任,光绪时期东三省成立后,奉天学政改为东三省学政;台湾学政最初由福建台湾道兼任,建省后改由台湾巡抚兼任,不设单独的学政官。

学政与督抚的关系

学政与督抚的关系

雍正之前,学政一部分是朝廷派出的,一部分是布按二司的属官,所以很多省份的学官在编制上属于纯正的地方官,受督抚布按的直接领导。

雍正四年以后,学政的地位得以大大提升,他们从地方官的编制中脱离出来,成为直属礼部的京官,正因为这层关系,学政从法律层面上已经不受督抚的领导。

把学政独立于地方官之外,显示出清代统治者对教育、科举事业的重视。道理很简单,教育和科举是国家根本,选拔人才重在公平公正,督抚由于久在地方任职,难以避开当地的人情世故,对国家选才显然存在很大的弊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学政,朝廷也不完全放心,所以才规定学政三年一任,即每届乡试结束之后学政要卸任到京师述职,然后再派出新的学政。此举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各省学政久任地方受人情请托。

学政的品级不定,照原品而定,最高的是正二品,最低是七品,事实上以各部侍郎放任学政的案例并不多,一般都是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学官充任。

与督抚相比,学政不过是“微末小吏”,到了地方以后成不了气候,更谈不上与督抚平起平坐。然而事实是,自学政之制成形后,其排名仅次于总督、巡抚,列于布、按二司之前,已然成为地方大员。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学政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地方官转变为“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学政已经不是一个正式的职官名称,而是属于临时性的一种差遣,带有钦差大臣的性质。

既然有了钦差之名,那肯定是要皇帝钦点,原先的官品大小就不那么重要了,地方督抚多少也要敬畏三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与学政撕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学政被赋予了专折密奏权。清代的奏折制度始于康熙朝,当时拥有此项特权的官员仅限于地方督抚或皇帝心腹成员,甚至有些督抚还享受不到这一待遇。

奏折的普及是从雍正皇帝即位以后才得以实行的,各省督抚布按是标配,重要的省份也会下放到道、府一级。密折专奏的大范围普及,其基本原理是为了“以小制大”,避免督抚尾大不掉。

学政有了专折密奏权,自然也就有了向皇帝打小报告的特权,不仅如此,学政在上任之前皇帝按例要亲自召见一番,当面叮嘱他们到了地方以后,要留心地方政务,尽管不能干预但要时时汇报。

乾隆朝就发生过一起因学政而引发的大案,时任浙江学政窦光鼐检举浙江官员存在亏空问题,乾隆皇帝很重视派出重臣前往浙江,结果查出浙江巡抚、布政使以及几十个府、州、县官的贪腐问题。

更多的时候,学政与督抚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这也符合官场上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行事作风。基本上督抚为了堵住学政的口,从他们到地方任职那天开始,就可劲地花银子,卸任时也不忘一番馈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学政本来就是清贫之官,放外差的目的就是为了捞钱真金白银,就是发现了地方上有不法的情弊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