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老字号给人的印象就是市中心的一家店、几个老面孔的店员,历史悠久的拳头产品。岁岁年年,循环往复。

放眼如今,老字号给人的印象是升级后崭新时髦的店铺、每季上新的花色美食、响当当的国潮IP。一年一新,永无止步。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老字号可以躺在金字招牌上高枕无忧的时代一去不返。当新消费的滔天巨浪打来,是沉寂到海面之下,还是勇敢站上浪尖,乘风踏浪,沪上的老字号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不少老字号“旧店新开”,素来老派的沈大成带着精致大气的店面回归,外卖窗口前的队伍排成了人潮;以糟货见长的邵万生,回归后持续带来“糟系列”美食的扩容,还增设了云南菌菇、宁波特色糕团、苏州采芝斋等外地风味;三阳南货店不仅增大了店内空间,还把“苔菜”特色做大做强,苔条大虾、苔条里脊肉、苔条鸡柳、苔条鱼块等特色熟食让食客大饱口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沪上另一条美食街淮海中路,71岁的长春食品商店经过两个多月的闭门装修,以全新面貌与顾客相见:现场加工的“芝麻核桃”招牌还在,新引进高桥糕点,开设自营的烘焙坊和熟菜间,种种变化,引来市民“先做攻略再购买”。

过去哈尔滨食品的两家店相距数百米,变成“自己和自己抢生意”。而现在,其中一家店摇身变为精品店,飘起了茶香和咖香。店员依柜煮着澄透清香的美茶,最低的花上18元,顾客就能带走一杯热腾腾的新会陈皮水,附赠一只精美带皮套的吸管玻璃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始建于1926的新雅茶室回归上海街市,无数人期待的杏花楼新早茶火爆回归;福建中路140多岁的德兴馆要拆了,豫园的上海老饭店带着主打“非遗十二道”的新菜单和可容纳1500名宾客同时用餐的全新空间亮相……

转型之后,还有更多思考。

大白兔从简简单单一颗糖,变成了国潮先锋IP,而当奶茶、冰淇淋、润唇膏、香水、身体乳相继面世后,下一个爆点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童涵春堂从老字号国药,衍生出了游客手中的“二十四节气茶”,如何打响知名度,吸引更多喜欢养生茶的顾客来买?

一度淡出“上海小囡”视线的阿咪食品,带着当下最时髦的无糖生巧回归,若只有附近居民的“口口相传”,似乎还不太够。这不,线上直播团队正在紧锣密鼓组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的口味会变,心也会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老字号们不能再迷信“一招鲜吃遍天”。创新的举措或起步早,或起步晚,或走上正确的道路,或暂时试错了方向,而这些都是合理的、应该的、值得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就是一直要变。

新闻回顾:

70多年的“阿咪奶糖”老厂房拆了?搬新家了!奶糖外多了生巧,黑巧还分五档浓度 | 魔都老字号新姿态①

“食品大王”汇联商厦未来不卖服饰全做美食!春节后启动改造,阿姨爷叔边抢购边怀旧 | 魔都老字号新姿态②

这里的芝麻核桃粉又排队了!71岁上海老字号焕新升级,“长春”味道更丰富,还有高桥松饼… | 魔都老字号新姿态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