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从2023年10月7日起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袭击,已经让几十万巴勒斯坦人深受其害。

当此之时,人们不禁回想起当年有着“中东不死鸟”之称的阿拉法特,在他的努力下曾经让世界看到巴以和解的曙光。

但不可否认的是,阿拉法特也同样犯有很严重的错误。正是这些错误,造成了巴勒斯坦长期的苦难。

而早在几十年前,中国就曾劝告过他。

阿拉法特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中国又是如何劝他的呢?

阿拉法特的强势崛起

阿拉法特出生在耶路撒冷一个商人家中,在其童年时代就跟随家人到加沙定居。

少年时期,巴勒斯坦出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这对阿拉法特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就此加入了谋求民族独立的阵营,而且逐渐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勇气。

1946年,年仅17岁的阿拉法特便前往沙漠中的部落购买武器,并且将这些武器从埃及带回了巴勒斯坦,这让他成为巴勒斯坦人心中的少年英雄。

不久之后,联合国181号决议通过,随即以色列建国。

事实上该决议引起了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不满,随即就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当时阿拉法特与大多数巴勒斯坦人一样,都极端痛恨以色列,认为是他们夺走了自己的家园,故而也同样加入了反抗以色列的斗争之中。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这给了阿拉法特非常大的打击。

阿拉法特开始反思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巴勒斯坦人的悲剧不仅仅是由以色列造成的,根本上是因为巴勒斯坦当权者的无能和外国的干涉。

要想让巴勒斯坦真正获得解放,唯有推翻巴勒斯坦陈旧的制度。

年轻时的阿拉法特

自此之后,阿拉法特就踏上了谋求巴勒斯坦族独立与解放的道路。

1959年,阿拉法特凭借工作以来积累的财富,与一些致力于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同志一起创办了《我们的巴勒斯坦:生命的号角》杂志,以此宣传巴勒斯坦独立和建国主张。

阿拉法特向来主张首先促成巴勒斯坦的民族觉醒,而后才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该杂志的意义,就相当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新青年》。

事情的发展也是相当喜人的,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被吸引,进而加入了阿拉法特领导的斗争之中。

阿拉法特将这场巴勒斯坦人自己主导的革命,命名为“争取巴勒斯坦解放运动”,也就是法塔赫

法塔赫标志

1964年,已经发展壮大的阿拉法特,与8个背景不同的游击组织在耶路撒冷成立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法塔赫是其主要成员组织并受其领导,阿拉法特本人也在组织中担任领导职位。

从此阿拉法特开始执掌并指挥巴解组织反抗以色列的武装斗争,并且利用国际局势,直接参与了此后数次的中东战争。

巴解组织开展的历次反抗斗争中,给以色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自身也同样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而且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巴解组织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被沙龙围困中的阿拉法特

在此期间,阿拉法特本人也经历了许多次暗杀和袭击,但他最后均险险躲过,也正因为这样他被称为中东“不死鸟”。

凡此种种都迫使阿拉法特不得不改变与以色列的斗争方式,因为阿拉法特已经意识到,巴解组织不断壮大是事实,但与以色列之间谁也无法将对方彻底消灭。

1988年,阿拉法特顶着巴勒斯坦内外双重压力,承认了联合国的第181号、242号和338号决议,谋求以政治手段解决巴以问题。

在此基础上,巴勒斯坦国建立,并谴责恐怖主义,承认以色列的存在。这一系列举动收获了国际社会对他的普遍好感,并认为中东和平已经出现曙光。

1993年9月,在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主持下,阿拉法特与拉宾在美国白宫举行和谈。

在如今看来,这是一次空前成功的会谈,阿拉法特与拉宾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又被称作《奥斯陆协议》。

巴以双方都向对方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更关键的是协议签订后双方都有遵守该协议的诚意和举动。

这被认为是巴以和平的开始,萦绕在巴勒斯坦上空近半个世纪的阴云已经有了消散的迹象,阿拉法特本人还因此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无论是阿拉法特还是拉宾,他们无疑都低估了反对派的力量。

最终该协议始终无法得到全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认同,且反对派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导致该协议无法执行下去而搁浅,巴以重新燃起战火。

阿拉法特对巴以和平做出的努力实际上也就到此为止了,而他所犯下的过错却正在逐步展现出来,并酿成了巴勒斯坦人民持续至今的苦难。

他也曾犯下重大错误

事实上阿拉法特的错误,在创建巴解组织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正如前文所提,巴解组织最初是由八个游击队组织联合形成的,在这里面有革命意志相对坚定的法塔赫成员,也有一些投机暴力之徒,总之人员成分比较复杂。

而阿拉法特实际上也别无选择。巴勒斯坦饱受战乱之苦,人民素质参差不齐,他要的是尽可能的团结巴勒斯坦人,故而对人员成分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但是这样一来,就非常容易造成巴解组织内部的分化。

贝鲁特城里的巴解组织成员

在巴解组织逐渐壮大过程中,也接受了一些来自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援助,这就导致巴解组织内部的不同派系都有背后的支持国家,且其理念也受支持国的影响。

阿拉法特在世时,凭借其威望和在与以色列斗争中取得的成果,原本可以很好的压制这些不同的派系。

但随着阿拉法特对以色列态度的转变,巴解组织各派系也在与阿拉法特貌合神离。

原因很简单,巴解组织之所以存在,目的就是为了与以色列作斗争,最终将所有以色列人赶出巴勒斯坦。

以阿拉法特宣布承认以色列为标志,巴解组织内部对阿拉法特的态度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反对派甚至开始与阿拉法特分庭抗礼,包括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和解放巴勒斯坦斗争阵线等,相继退出巴解的决策机构。

更关键的是,阿拉法特在世期间从未对调和内部矛盾做出任何努力,在阿拉法特去世后,巴解组织内部的矛盾相继爆发,法塔赫的处境愈发艰难。

阿拉法特创建了巴解组织,但却没有留下一个统一团结的巴解组织,这是他犯下最严重的错误,这也直接导致了巴勒斯坦人民如今的苦难。

阿拉法特从上世纪70年代起改变了他的斗争方略,这是他犯下的第二个斗争错误。

在中国有句名言: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

阿拉法特本来长期领导巴解组织的武装斗争,立志与巴勒斯坦人民站在一起,以暴力的方式将以色列逐出巴勒斯坦。

然而他的斗争策略转变之快,也是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与以色列展开和谈,的确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前提是双方共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都自愿停止武装斗争。

阿里法特的做法,却是单方面停火,“以土地换和平”。这种和平即便是得到了,也必然是脆弱的。

拉宾是以色列执政者中相对温和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以色列当权者都是温和的。果然,在拉宾去世后,巴以之间再次频繁爆发冲突,阿拉法特对此毫无对策。

阿拉法特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内外条件影响下,他的错误被放大,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给巴勒斯坦人民造成了长期的苦难。

阿拉法特与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

除此之外,阿拉法特还有着操控权力、任人唯亲、贪污腐败、巴解组织恐怖袭击等错误,这都是让他逐渐丧失巴勒斯坦人的信任的原因。

虽然远隔万里,中国对巴以冲突却十分关注,对阿拉法特的错误也有所了解,甚至在数十年前就给予其慎重的劝告。

中国多次劝告无果

巴以冲突发生的时间比新中国成立还要稍早一些,故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已经关注到了巴以问题。

而到六十年代随着阿拉法特的崛起,中国与阿拉法特的交流也逐渐增多。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斗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民族解放与独立的运动。曾与巴勒斯坦有着类似遭遇的中国,对巴勒斯坦人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并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业。

1960年9月,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宴请来访的几内亚总统古·杜尔。

周总理抵达马里,凯塔总统到达机场迎接。

到了60年代,中国的外交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外交重心也转移到广大亚非拉国家,对巴勒斯坦的关注也发生了明显转变。

1964年,中国邀请阿拉法特及法塔赫代表团访华,周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给予其高规格的接待。

周总理在与阿拉法特举行会谈时,对他领导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斗争表示支持,并且愿意为他们提供一些支援。

而在谈到斗争方式的时候,周总理却规劝阿拉法特要注意斗争的策略。

1965年3月,为支持巴解组织的外交活动,中国同意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并在外交场合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巴勒斯坦人民的诉求,为他们争取合法的利益。

在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斗争最激烈的七十年代,周总理再次向阿拉法特提出忠告,要注意巴解组织中某些激进组织的管理,中国不赞成他们进行绑架、暗杀、劫机等行动。

中国在对待巴勒斯坦人民解放事业上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

而周总理的规劝实际上是直指阿拉法特斗争的核心问题,即斗争方式不宜过于激进,也不宜过度妥协,同时还有处理好巴解组织内部关系等。

只是阿拉法特最终还是没有听从中国的规劝,最后导致了巴勒斯坦人民一直身在苦难之中。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给予了巴勒斯坦充分的尊重。

1988年阿拉法特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时,中国是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的非中东国家,巴解组织驻北京办事处也升级为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馆。

此后一直到2001年,阿拉法特又数次访华,与邓小平等亲切会谈。并且在2000年,中国领导人实现了首次访问巴勒斯坦。

不过事到如今,巴勒斯坦仍然没有建立起真正被国际普遍认可的独立国家,巴以冲突仍在继续,巴勒斯坦人民在炮火下受尽苦难,阿拉法特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当此之时,巴以冲突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呢?

巴以冲突出路在何方

其实这里不妨大胆假设一下,阿拉法特接受了中国的规劝,采取张弛有度、外交谈判加武装斗争并举的方式,同时加强对巴解组织的内部管理,或许真的会有不一样的局面。

外交从来不是在谈判桌上的妥协和退让,冲突也不是为了发泄愤怒,这都是为实现自身目的而采取的手段。

而从现实中看,无论是阿拉法特还是如今的哈马斯,很明显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最终结果就是巴勒斯坦依旧充斥着战火和冲突。

几十年过去,巴勒斯坦处处断壁残垣,面对当今的巴以冲突,中国所能发出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

中国呼吁国际社会能普遍关注巴以问题,尤其主张联合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更愿意配合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积极行动,包括人道主义救助、生活物资提供和难民安置等。

总而言之,巴以问题发展到如今,并不能将错误全部归于阿拉法特,巴以之间在没有充分的政治互信之前,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和谈。

巴以和平,依然任重道远。彻底解决巴以问题,依赖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