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警察故事:《这一段缘分,绝不是“巧合”》

(根据都江堰公安近期真实事件改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江堰,从“萍水相逢”结成“不解之缘”的美丽故事,古往今来,数不胜数。

当司马迁遇见离堆,著就《河渠书》:“此渠均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飧其利”。

当李白遇见玉垒,妙笔《上皇西巡南京歌》:“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当郭沫若遇见宝瓶口,为“沫水”“离堆”问题向世人解惑:“离堆所在,或以为乃嘉州乌尤山。余,嘉州人也。今至此观宝瓶口,犹余斧凿迹。”

而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一语相传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至今已三十余年,仍是这座城市气势的彰显,历史的余韵。

“这怎么可能是巧合?这绝不是巧合!”

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天前)。

香港,观塘。

“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将《文化苦旅》放回书架,17岁的小涵,望向窗外。

余秋雨先生所认为的,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父母在深圳工作,满怀憧憬,小涵只身一人坐上了飞往“天府之国”的飞机。

这一座“陌生”却又如此“熟悉”的城市,终于完整地展现在小涵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拜访了李冰父子,见证了余先生所讲的那一座建于公元前256年,至今仍造福着人民的水利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三字经”和“八字真言”指导下,都江堰工程让水流“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魂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登上了青城山,跟随着“青城客”张大千画作的指引,拾阶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初秋雨中欲滴的翠绿,云卷云舒中飘摇的山峰,颇具中国传统意向的变换村落,让小涵流连忘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便是先生眼中的都江堰”。

昏色渐浓,不舍行至山脚,小涵准备打车前往今晚预订的民宿。

很高兴认识你,“旅游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卡包呢?”头顶炸了个响雷,小涵突然发现装着自己身份证和港澳通行证的卡包不见了。

第一次来到内地旅游的小涵,一时间手足无措,呆呆地站在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队穿着整齐制服的工作人员向小涵迎面走来。

定睛一看,他们的右侧肩膀上都佩戴着“成都都江堰公安旅游警察”袖章。

“在这么偏僻的山谷里都有警察在巡逻,真是太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求助后,旅游警察将小涵带到了离小涵入住民宿最近的玉堂派出所,并向值班民警作了简要的情况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第一时间协助小涵办理了《无有效身份证件旅客入住旅店通知单》,将小涵送至了酒店。

在途中,民警向小涵介绍,补办《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需要到都江堰市政务大厅的公安出入境业务窗口办理。

小涵点点头。

担当,永远靠前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日,因为预订了下午返回成都市区的快铁票,小涵早早来到了出入境业务大厅。

看着小涵面露难色,本着三优窗口服务理念,值班民警刘勤、张文阁,辅警谢红蕖、贾萃,主动上前询问小涵是否遇到了困难。

按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换发补发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未成年人补办遗失证件必须要监护人到场。

向成都市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汇报了小涵的具体情况后,支队秉持优质服务理念,结合客观因素为小涵开辟了“绿色通道”,在提取了派出所的报警记录后,可以为其补办相关手续,以便小涵能够顺利乘机返回香港。

从政务大厅到玉堂派出所乘车需要四十分钟,况且因为身份证遗失,还需要去快铁站的公安办证点办理临时乘车手续,一来一回,时间肯定来不及。

大队长吴禄霞拨通了玉堂派出所的值班电话。

接通电话的恰好是刚从出入境大队调任玉堂派出所主持教导员工作的成卓,本就对出入境管理业务十分熟悉的她,快速为小涵准备了补办证件需要的所有资料,通过传真直接发往了出入境管理支队,免去了小涵来回的奔波。

动车发车时间临近,喜出望外的小涵向所有人表达了真挚感谢后,匆匆作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抵达快铁站,小涵接到了吴禄霞的电话——“小涵,你的卡包找到了!”

“找到了?怎么可能!卡包是我在登山时遗失的,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掉哪了。”

“我也没想到,但这真的是太‘巧’了!”

小涵从专程赶来的旅游警察手中接过卡包,反复检查,确实无误。

“怎么可能有这么巧合的事?”小涵啧啧称奇,“旅游警察果然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啊!太棒了你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吴禄霞“靠前一步、多做一步”,通过指挥中心联系到成都铁路公安处都江堰车站派出所,将小涵第一次来内地又丢失证件的情况作了通报。

车站派出所民警黄晖同样“靠前一步、多做一步”,在快速为小涵办理好临时乘车手续的同时将小涵的身份信息和遗失卡包特征通报在都江堰铁路公安联系群里。

五分钟前,在距离青城山景区十余公里的离堆公园快铁站内,一位董姓先生将小涵的卡包递给了站内执勤的民警。

欢迎做客,远道而来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先生是都江堰民宿从业者,今天携家人在青城山登山健身时,恰好在山间步道的休息座椅上发现了这个卡包。

因为工作关系,董先生十分清楚身份证件在旅行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发现小涵卡包里还夹着一张动车票时,专程驱车第一时间前往快铁站亲手将卡包交到民警手中。

“在我们都江堰,天天都能听到‘水文化’‘道文化’,‘啥子’是‘水文化’‘道文化’嘛?这个就是噻!”

“况且,都江堰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又是成都重要的旅游功能区和文化展示窗口,作为旅游从业者,我永远欢迎世界的朋友来我们这里做客,这一点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这一段缘分,绝不是“巧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隙入水,温澜潮生。

有时看似巧合的缘分,美丽的故事,并非“上天的旨意”。

电话中,小涵问我,都江堰是否真的是因为有“道”、有“灵气”,才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机缘,发生这么神奇的故事?

我想了想,是,也不是。

小涵能成功找回卡包,是因为在都江堰有成千上万像吴禄霞、成卓、黄晖的公安民辅警和工作人员对责任的坚守、对群众的关心,总是“主动作为、靠前一步”。

是因为作为城市的“新地标”“新名片”,成都都江堰公安旅游警察总是秉持着“队伍就是风景、执勤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守护”的理念,展现着“无处不在”“每时每刻”的真挚服务、相守相伴。

是因为已沉淀千年的多元治水文化,让奋力构建“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的都江堰不断从先贤智慧中汲取养料,都江堰人不断实践着“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真言,厚植着城市的性格与基因,所作所为皆是彰显着城市的个性与态度。

所以自然有“道”,自然有“灵气”。

小涵返回香港后,我收到了一张明信片。

“世界很大,但平凡的角落里,人心的善良、责任的坚守、城市的底色,我见证了闪光瞬间孕育着的伟大力量。这市井人间的无尽诗意,让‘巧合’与‘缘分’逐渐明晰了真实的形状。”

图片:邹沛(摄影)

文案:邹沛

TOUR

都江堰公安

主 编 | 高 赟

责任编辑 | 黄国华

本期编辑 | 邹 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