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大学生,家里给多少生活费就花多少,吃饭、买东西、玩乐所有项目的花费都在里面,如果钱不多,就会节省着用。

还有一类学生,会把家里给的生活费当作伙食费,需要买东西时就甩个链接给父母,或者买了后找父母报销。

大多数学生属于前者吧,属于后者的家境可能一般不错,但也不一定。

黑龙江的一位父亲正为此发愁。

他女儿今年考上了“211”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目前上大一,他们每月给女儿3000生活费,并和女儿说好了所有费用都包含在里面。

让他想不到的是,女儿经常在周末找他要钱。每到周末,他都心惊胆战的,他觉得3000不少了,但女儿开口了,也不好拒绝。最近气温下降了,他女儿又以天冷买羽绒服的名义要了300。

女儿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觉得有两个原因。

一是现在的孩子比较自私,不爱亏待自己,不考虑父母赚钱有多么不容易。

二是现在的大学尤其是财经类院校把学生培养得功利性非常强。学生一上大学,就把目标定在了找工作上面,大学似乎不是学知识的地方,而像是职业速成班
。学生们很忙,忙着考证、考研、找实习,忙着兼职,忙着体验社会,所有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几年后能找到一份工作,总之就是孩子们人情味少了,快乐少了,功利心多了,也比较自私

这位父亲的吐槽引起了一部分家长的共鸣。大家觉得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不是社交、体验社会啥的,家境不错的孩子不应该乱花钱,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的就更不用说了。

一位网友说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读书的一个月3000不够,工作的一个月3000还能存1000,可能就是不是自己挣的钱花起来不心疼,其实也是孩子不知道心疼人。

还有很多人说起了自己的年龄和上大学的生活费:83年,每月800够了;88年,只有500;91年800,完全真实;77年的中专生,一个月150;94年的,一个月600,勤工俭学每个月有300,一个月共900……

看得出来,在很多人心里,3000完全够用,且应该够用,要是不够用,就是太注重“享受”了,而上大学是去学知识学技能的,不是去享受的。

但也有人觉得这与“自私”“功利心”没什么关系,因为每月3000也不算多。

一位妈妈是这样说的:我儿子在中财,一开始我们说好每月2000,我儿子哭着说不够呀,又涨到3000,孩子除了吃饭,还要吃水果,还有各种生活用品,还要洗澡、洗衣服,买点零食,还要买一些书,还要跟好朋友一起聚个餐,还有交通费等,到处都需要钱,而衣服、鞋、校外课等都是单给钱。

山西一位家长表示3000在上海确实不够用。他家女儿也是上海财经大学大一新生,孩子从小比较节俭,但说一个月3000元有点紧张,主要是学校饭菜比较贵,而且孩子吃不惯,所以日常开销她自己出,大项开销他们家长帮着出。

有的评论有点过分,说女儿要富养,父母不给钱,她可能就要向别人要了。真正的富养不应该是只满足物质层面的。

家长还是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更不要动不动就说“这一代人”怎样,“我们那一代人”如何。孩子要点钱,可能就是撒撒娇,攒点小金库备用。父母要是真觉得孩子花销太多,可以多对孩子进行精神层面的培养。

“功利点”也没啥不好的,张雪峰还教女生报考男生多的理工类学校,然后在学校里找个学霸谈恋爱,还让大学女生考公找个电力部直属高校男友。这也很“功利” ,但可能很实用,而这种“功利”之人,也可以是很踏实很努力、实战能力强的人。

大家怎么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