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醍醐”,和西藏保持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坠落在桑耶寺

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赴美出席中美元首会晤,引起全球瞩目。他在欢迎晚宴上的演讲中指出:中美关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浇筑的;并引证举例:二战时期,陈纳德将军不仅带领志愿军奔赴中国战场作战,还建起了驼峰航线……

这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代价最大的航线之一,它穿行于冰川雪峰中,难度之高几乎等同于自杀;它也是一条“生命线”,保障着中国战略物资运输。

1943年,一架美国运输机从驼峰航线上偏航,坠毁于西藏山南桑耶寺附近,打破了西藏长久以来的宁静;也因此留下了一段中美联手共为和平的历史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天而降的

“空中之船”

1943年11月30日,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藏族人们,看到了他们此生从未见过,也绝不会忘记的画面:

天空中传来轰鸣,打破了山谷中长久以来的寂静,人们不安地往天空张望,忽然看到一个闪着红光的不明物体,像一只瞪着红眼的怪物,快速从空中掠过,最终消失在雅江北岸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眺桑耶寺,摄于1900-1901年

随后人们在桑耶寺附近发现了这个不明物体的踪迹。当地人认为这是不详,还有大胆人士拿着利器朝它砍去,在“身体”上留下几个窟窿;如果我们在现场,便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架坠毁的飞机。

当时的西藏地方当局长期禁止飞行物飞过西藏,藏族人自然不认识这个“怪物”,不知道如何称呼它;近代藏语出现了“飞机”一词,在汉语中意为“空中之船”。

它从哪里来?遭遇了怎样的劫难?为何坠毁于此?是否还有幸存者?

两天后,一架飞机在山南地区桑耶寺附近坠毁的消息传到了拉萨,时任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主任的孔庆宗听闻后,立马派人前往事故现场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雅鲁藏布江畔的居民遇到了5个“怪人”。他们高鼻深目,明显来自异族,其中有2人受了较重的伤,当地人将其一起送到了泽当进行治疗。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仿佛从天而降一般,事实上他们确实是从天而降——

这五人正是桑耶寺附近坠毁飞机上失踪的飞行员:由机长罗伯特·克罗泽带领的五人机组。

他们所驾驶的是一架美军运输机,隶属美国陆军航空队直属的美国航空运输司令部,失事时正从中国飞往印度,不曾想竟意外来到了西藏,并幸运地跳伞降落在人口稠密的雅鲁藏布江畔;这也使得克罗泽驾驶的美军飞机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架飞过西藏上空的飞行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驼峰航线上坠毁的飞机

死里逃生的5个美国人得到了当地人的救助,虽然语言不通,他们还是得到了羊奶和土豆填饱肚子,还通过手势获得了香烟。直到一位懂得英语的商人出现,大家才知道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并立刻派人前往拉萨禀报,并禁止他们擅自离开;而美国飞行员们也得知了自己的所在地:中国西藏。

那不是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的香格里拉吗?可现实却与小说有着天壤之别——乡村里都是土房子,小孩光着脚,头发乱糟糟的,成年人也大多衣衫破旧——这让他们确信,这里没有香格里拉。

克罗泽一行等待着拉萨的消息,一边在泽当四处闲逛。他们震惊地发现,村子里竟然出现了德国纳粹的标志,后来才搞清楚原来是雍仲本教的符号,与前者相反,完全是两回事。外出时他们身后总会有村里的人跟着,还有人对着他们鼓掌;起初美国飞行员还以为是在表示欢迎,实际当地人并不喜欢这群外来者,鼓掌是在用当地的风俗诅咒他们。

僧人也前来观望,好奇这些从天而降的人究竟长什么样,竟然能像传说中初代赞普一样从天上来到人间。

此时的西藏当局,接获了从泽当传来的消息,在5个美国人身上,发现了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的布条;当时参加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美国飞行员,都会在飞行夹克里缝制,以便一旦飞机失事,不通汉语的飞行员可以得到救助。

接着,更多的信息被挖掘了出来——五位美国飞行员,来自“驼峰航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士兵身上携带的救助布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与死之间

这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空运航线之一。

1942年,中国抗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国际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为了保障中国战略物资运输,中美两国共同开辟了一条空中的“生命线”——驼峰航线

航线全长800多公里,以印度阿萨姆邦为起点,向东跨越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终点为中国云南昆明的机场。途中需要经过冰川雪峰、峡谷深涧、原始森林,平均海拔在4500-5500米,最高海拔达到700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驼峰航线示意图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有一处形似骆驼脊背的山口,是中国飞往印度的必经之处,因而航线得名“驼峰”。

极端气候环境也大大增加了飞行难度。高海拔地区的气温最低可达零下30度,造成螺旋桨、挡风玻璃结冰、舱内失温缺氧等状况;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雨季很长,暴雨也会使空中的能见度降为0。在众多情况下,飞行员只能选择盲飞,这使得飞机随时面临着撞山和坠毁的风险。因此,飞跃驼峰航线几乎等同于一趟自杀式的飞行。

据战后统计,在抗日战争的3年中,美方投入飞机2100架,损失1500架以上,牺牲飞行员约3000人,损失率超过80%;中方拥有运输机数量100架,损失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但尽管如此,驼峰航线始终没有断过,为了运送更多的人力和物资,驼峰航线上几乎是不舍昼夜,24小时不间断飞行,有的机组人员甚至一天往返三次;曾经在印度机场,一天之内就有四次坠机事故发生。到1945年6月,驼峰航线平均每天飞行622.4架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46运输机飞跃驼峰

美国人格兰姆•贝克记录下了他飞抵昆明机场时看到的场景:

“漫天都是从印度越过驼峰飞来的美国运输机,我们这架由重庆来的飞机在着陆前,不得不在机场上空盘旋了半个小时,无法降落。整个昆明机场,落满了飞机,简直像一个巨大的蜂箱。”

但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中国总共获得战略物资85万吨,战斗人力33477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陆军的卡车底盘正被装上美国航空运输司令部飞机,这辆卡车将飞越“驼峰航线”,被送到中国的空军基地。图自:美国国家档案馆

1943年,克罗泽一行正好完成了一趟运输任务,驾驶着 C-87 运输机由中国昆明返回印度,但途中不幸遇上了风暴袭击,将他们吹离了航线,与无线电导航失去了联络。原本3个小时的航程,克罗泽飞了4个小时仍未能找到目的地,在燃油耗尽之前,这位只有23岁的机长决定让整个机组跳伞逃生。

这是这群年轻人人生中第一次跳伞,幸好他们没有按照规范数到10再拉开伞绳,因为他们的身下,是世界的屋脊青藏高原。最后一位跳伞的队员只在空中停留了不到半分钟,降落伞是在距离地面不足 200 米处打开的。

但克罗泽一行无疑是幸运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山谷中坠落的飞机和年轻人,至今仍未被找回,被标记为MIA(Missing in action),意为在行动中失踪。根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数字,超过500架美国飞机和1200名人员,在驼峰航线上失踪。

美国《时代周刊》曾写道:

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有一些老兵说,天气晴朗时,完全可以沿着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就像是牺牲的战友留给后者的导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驼峰航线坠机残骸 图自:MIA Recoveries,In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关头

5位美国飞行员最终被迎接到了拉萨。

孔庆宗为他们安排了欢迎仪式,代表国民政府致辞并献哈达。宴会上有白兰地,也有青稞酒;孔庆宗举杯为中美两国的友谊干杯,克罗泽等人举杯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干杯。

在西藏停留了约三个星期后,五人成功返回了印度基地。这个事件后,考虑到今后驼峰航线可能会发现类似的情况,美国航空运输司令部专门下发了一份名为“西藏行为规范”的文件——

对于藏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要大惊小怪、不要随便杀生、尽量避免让藏族人知道他们携带着武器,以及“不要对在西藏遇到的属于任何一个民族的人表示偏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人。”

除了在抗日战争期间对中国施以援手,双方联手共同开创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美国在1945年之前保持的反对英国分裂西藏的态度,在历史上也曾赢得了中国人的好感。他们对于西藏的认识和了解,较少受到反华意识形态的影响。

比如在1895年,最早进藏的美国人柔克义在《西藏人类学笔记—以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收藏品为基础》的论文中写道:“西藏构成中华帝国整体的一部分(Tibet…forms an integral por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而通过5位从驼峰航线生还的美国飞行员眼睛,呈现了一个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旧西藏,没有“香格里拉”,也没有“独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士兵飞跃驼峰航线

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还在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争辩中,明确支持中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当丘吉尔说“中国政府在西藏没有实权”时,罗斯福反问道:“中国政府在西藏没有实权,关英国什么事?”

当然,一切的举措并非为了中国,而是美国的利益。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政府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企图否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而那架无意间坠落于西藏的美国飞机,就像是一个预示,它打破了高原的阻隔,将西藏进一步卷入了世界的“涡轮”之中。

2023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赴美出席中美元首会晤,就中美关系问题与美国总统拜登展开交谈,是否会是一次破冰之行?

在元首会晤后的记者会上,拜登总统强调:我们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这一点我不会改变。

而习近平主席则在11月15日晚的欢迎宴会上发表讲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我们两国共同为和平和正义而战。陈纳德将军带领美国志愿者奔赴中国战场,组成了著名的飞虎队。他们不仅直接对日本侵略者作战,还建起了向中国运送急需物资的驼峰航线……

我相信,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一定能够代代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架美国C-46运输机飞过驼峰航线

文章整理自:

雅鲁藏布江畔从天而降的驼峰机组,胡岩、周新 著《美国人眼中的旧西藏》,原载于《中国西藏》2015年第5期

参考资料:

1.胡岩、周新著《美国人眼中的旧西藏》

2.一个人的20年:寻找驼峰航线的死难者,中国新闻周刊

3.大动脉之驼峰航线,云南省博物馆

4.在欢迎宴会上,习近平提到这些故事,时事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原文

人,为何需要链接自然?

如果没有约瑟夫•洛克的那一眼

藏文化新年礼盒首发:十二神山祝福的龙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醍醐2023年开放招聘岗位

在百年神殿里上班,是什么样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卡片即可转至购买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