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发送的婚宴短信内容。

儿女结婚本来是大喜之事,但陕西周至的陈先生在嫁女期间却遇到了一件糟心事。陈先生女儿出嫁一周前短信通知亲友,婚宴当天很多朋友未出席,婚礼后很多人反映并未收到短信,初步分析可能被系统后台屏蔽。

据陈先生称,他担心群发会出问题,几百条短信都是他点对点发的。而他发的短信每一条都显示发送成功,并没有发送失败的提示。这也让他误以为几百条短信都发送到了对方的手机上,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收到短信,没能到场参加他女儿的婚礼,以至于他订的酒席空了5桌,因为不能退,导致他直接损失近4000元。除了经济损失,此事还可能给他带来了精神损害,据他称,还让一些朋友对他产生了误会。

据联通公司初步分析,陈先生发送相同内容的短信数量过多、过于频繁,后台误以为是诈骗短信,自动进行了屏蔽或拦截。2022年12月,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运营商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为了防范电信诈骗,各个运营商各显神通。防范电信诈骗没错,但不能“误伤”用户,一些运营商的做法有“一刀切”之嫌。比如简单按发送短信的数量或内容来判别是否涉嫌诈骗,比如多长时间内发送多少条短信,发送内容是否涉及发票、转账、理财等字眼,作为屏蔽的判定依据。

在这种情况下,陈先生的遭遇就肯定不是个例。不仅是婚宴短信通知亲友,比如会议通知、投稿等短信,都可能被屏蔽。而且发放的短信虽然没有成功,他自己手机上却显示发送成功,这更会造成误导,影响用户与好友的联系。

防范电信诈骗,却把用户的正常短信当成不良信息处置,侵犯了用户的通信自由权,运营商显然应为此承担责任。而据陈先生讲,他为此事找联通沟通了半个多月,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

对此,运营商要能承担相应责任,赔偿陈先生相关损失,更应从此事中吸取教训,加强信息审查工作,不能再对用户信息“一刀切”拦截,比如对于通过筛选出的涉嫌违反规定的短信,要加以人工甄别,而不能随意拦截。

不仅是电信运营商,为了防范电信诈骗带来的相关风险,近年一些银行也以防控风险为由刁难用户,甚至变相“吃拿卡要”。如银行收紧开户流程,有媒体报道,有的银行对异地开户用户,要求提交一系列辅助证明材料。而有的银行甚至对小微企业以各种奇怪的理由拒绝开户,例如没有企业门牌、员工少、公司尚未开展经营活动、企业主户口不在本地、没有在银行存够足额资金等。有些银行甚至还把购买理财、保险产品作为开户的附加条件……

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频发,电信运营商、银行等相关方面有责任落实好相关把关人责任。但不管是电信运营商还是银行等相关方面,要防范的是电信诈骗,不能忘记了自己提供通信服务、金融服务等本职工作,要提升服务水平,兼顾“双重角色”,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也不能丢了芝麻捡西瓜,既要做好防范电信诈骗工作,也要服务好广大用户,才算得上守土尽责。

文l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