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正式公布 了《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这也是广东五大都市圈 首次明确 了产业、交通、公服等方面的指引要求。

五大都市圈包括:广州、深圳、汕头、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清远、潮州、揭阳。一共13个城市。

其中

广州都市圈范围:广州市、佛山市全域,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深圳都市圈范围: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珠西都市圈范围: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全域;

汕潮揭都市圈范围: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全域

湛茂都市圈:湛江、茂名两市全域

对比《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的广东五大都市圈囊括了广东全部地市。

但最终,广东的五大都市圈有4个都市圈进行调整和瘦身,有6市北踢出五大都市圈,分别是:云浮、韶关被踢出广州都市圈,河源、汕尾被踢出深圳都市圈,阳江被踢出珠西都市圈,梅州被踢出汕潮揭都市圈。

广东的此次五大都市圈的缩圈行动,是依据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划重点:1小时通勤圈!

此次被退圈的六个城市:云浮、韶关、河源、汕尾、阳江、梅州中,有4个粤北城市,即云浮、韶关、河源、梅州。粤北5市被踢出都市圈有4个。

广东地势北高南低,山地、平原、丘陵、台地交错,海岸线长,岛屿众多。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3。而粤北地区则是广东最主要的山区,粤北地区平原面积不足省内总面积的10%。

广东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东一直以开发沿海地区为主,著名的大湾区就是珠江三角洲的沿海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粤东粤西则为广东非珠经济发展的东西两翼,粤东由省副中心汕头带头,粤西则由省域副中心湛江带动。而粤北,则是山区,由于地形地貌导致交通不便,资源相对匮乏,一直是广东发展最靠后的地区。

2022年广东省各市GDP,粤北五市分列倒数一、二、四、六、七位。

2022年广东GDP倒数的十个县市,梅州3个、韶关2个、清远2个,汕尾、河源、汕头各一个。

十个县里,粤北地区占据了8个县。

而广东一直以来的发展格局是重点发展珠三角地区为主,另外两边粤东粤西是沿海地带,也得到了相对好的政策和布局。广东省公布了在2020-2035年广东省未来的总体发展规划。规划中,广东省明确指出要打造“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一核是珠三角核心开发区、一带是以粤东西为主的沿海经济带,而一区,则是以粤北为核心的生态发展区。

由此,粤北作为北部生态区的发展限制在广东北部生态屏障上做文章。

在产业上,比如河源的城市定位,多数以绿色产业、生态、宜居等为主,工业布局乏善可陈。

而韶关作为广东的北门户,早在2009年开通的武广高铁,韶关、清远早早进入了高铁时代。但十多年过去了,韶关、清远再无新建高铁,甚至十四五规划也还没有。相当于二十多年里,韶关、清远仅只有一条高铁通过。

曾经辉煌的韶关是广东第二大城市,曾经仅次于广州的重工业城市,韶关于2011年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曾经的重工业城市,现在成为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发展套紧了紧箍咒。在现代农业产业上做文章。

广东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多数集中在珠三角,粤北的布局是最少的。

俗话说,珠三角才能代表广东,非珠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两个世界,非珠成了广东发展的短板,而粤北则是广东发展的最短板。交通不便、曾经以来的矿产资源的枯竭、耕地和生态保护区的红线、人口被珠三角的虹吸,种种因素为粤北的发展蒙上阴影。

粤北的布局相当少

但是山地型地区的发展,国内还是可以参照的,比如福建省、浙南、重庆。补齐交通短板,再加上多引进产业,发展还是不受地形环境制约的,期待粤北在发展生态产业的同时,也可以被新兴产业眷顾,发展出自己特色的康庄之路。

来源头条号@中国城市观察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