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画是最近几年非常火的农业观光项目,也是各个地方乡镇吸引外来游客的核心手段。
过去农田种庄稼辛苦一年每亩收益也不过1000元上下,但如果把农田改造成稻田画,那只需要一个周末的票价就能轻松赚回曾经全年的收益,并且还一点不耽误打粮食,利润不可谓不丰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田画观景中心

但既然是好东西就肯定会有竞争,随着稻田画产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稻田画基地像雨后春笋一样铺开,在茫茫多的稻田画比拼中,如何能让自己的稻田画脱颖而出就变成了问题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为了弄清稻田画的奥秘,我们专门采访了北京翰墨稻艺的负责人赵先生,看看业内大咖是怎么说的。

设计为辅,精度为王

其实稻田画的打造和普通人想象的还不太一样,我们过去一提稻田画就会先想到它是一幅画,虽然是在农田中完成的,但依旧是艺术创作的范畴,那既然是作画核心肯定是设计,所以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很多主打设计师的“大牌公司”成了金饽饽,言必称“高级”,言必称“海归”,给出的设计稿看起来很好,但是真到了要扦插施工的时候却又完全放任不管,甚至发生过农民们自己拿着图样自由发挥的情况,比如下面这幅画就是属于典型的设计有余而精度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很美好,落地很疯狂

我相信它们的设计稿肯定不是这样的,但在具体扦插施工的时候却完全走了样,所以我说现在的稻田画3分设计,7分施工,没有精度做保证,那么再好的设计也出不来,传统的稻田画公司往往还停留在原始的等比放样阶段,属于过去广告施工的一种,不但精度差,而且时间和成本都无法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的人工作业

而我们翰墨稻艺则采用现代的工程瞄点法,通过GPS,无人机和经纬仪三重定位,在一万平方米的范围内误差仅为1厘米左右,可以将设计稿中的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可以挑战超视距观赏和微距观赏,整体施工效率提高了3倍,画面精度是过去的十倍,但成本却只有过去的2分之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度的增加就意味着画面细节的丰富,翰墨稻艺不仅在设计方面精益求精,而且自有施工团队可以保证高精度落地,做到真正的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