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土木

2023年11月17日广州车展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作为今年最后一场4A级车展,各个品牌依然延续了“卷到底”的态势。

其中尤以中国品牌为最,新车都在技术、配置和价格等全方位带来升级,希望打造“六边形战士”。

比如技术方面,智能化配置进入加速渗透的阶段,尤其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上,比如 问界M9 参数 图片 )、华为鸿蒙座舱4.0加持的智界S7、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的吉利银河E8、小鹏汽车的XOS天玑系统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目前大家都关注的800V高压快充,这股风会越吹越大;配置方面,在汽车逐渐成为“超级智能终端”的趋势下,配置的升级也会越来越快,就像手机等电子产品那样,类似8295芯片这种顶级配置也变得常见;价格方面,一轮轮价格战带来了一次次心动。

但当下大家卷的方向就真的对了吗?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些疯狂堆料的车型吗?

比如智驾方面,全新亮相的智界S7配置了1颗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而同属华为系的阿维塔12就将激光雷达数增加到3颗。

另外新势力方面,理想MEGA,在其Max车型加入了1个激光雷达,以及两块英伟达Orin-X芯片来增强算力。

非新势力的吉利银河E8,也可选装1颗激光雷达、侧向摄像头等配置。极氪007车顶也配备了3颗激光雷达。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在卷与智驾相关的硬件和芯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军备竞赛体现了一种焦虑,这个焦虑来自于对技术的不确定性,也来自于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从“堆料”的目的性来讲,这还要考虑整个市场的理解度,这跟手机行业比较类似,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大家都堆料,堆屏幕、分辨率,堆了以后市场反馈怎么样,最终还是消费者说了算。

另外,有时候新车为了相关的市场推广要去堆配置,但最终还要回到成本是不是可持续,市场能不能接受。因为如果配置堆上去,最终发现整体性能只用了20%和30%,对整车来讲是成本浪费。

发展至今,各个智能汽车品牌们似乎已经意识到问题,试图通过发力如智能安全、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空气悬架等不同方向,建立差异化优势。但哪些才是消费者认为更有价值的智能,有待明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本次广州车展的新车发布数量相当多,尤其是中高端新能源车型扎堆,而它们的显著特点就是尺寸大、价格偏高。

比如理想MEGE预售60万以下;小鹏X9预售38.8万元起;极氪007预售22.99万元起;智界S7预售25.8万元起。

虽然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受制成本和供给端推动,纯电动车品牌主推和上新车型普遍超过20万元,直接推动了该价格带销量占比的提升,但从燃油车品类来看,10-15万元的经济型仍然是最主流的市场,销量占比接近4成,消费者的购买力也主要在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根据数据统计,国内80%以上的消费者只能接受20万元以内的车型,也就意味着只有在这个区间内获得成功,这个品牌才能够算得上真正的顶流品牌,才能在新能源时代复制燃油时代的“丰田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内部竞争之外,目前的中国品牌更应该关注到全球范围的竞争。虽然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但至今为出现真正的“国际大品牌”,反观特斯拉,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车型 Model Y 全球销量89.2万辆,几乎拿下了所有主流汽车市场。

不过,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汽车品牌合力在“驶向”全球市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政策、制度、法规在内的一系列挑战,而如何化解这些挑战和危机,则是留给中国品牌的必答题。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战局,在场的所有玩家或许都是焦虑且兴奋的,因为未来的战场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但在还未稳固的竞争格局下,每位玩家都还有机会笑到最后。

只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决战时间的逐渐临近,对于留在牌桌上的所有玩家而言,都要付出比之前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且需要保证成本可控。这也意味着,在到达终点之前,所有玩家都需要做好这道平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