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收盘,沪指报3040.97点,跌0.68%;深成指报9839.52点,跌0.94%;创业板指报1937.94点,跌1.19%。两市成交额813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09亿元,超4000只个股下跌。今日,北上资金净流出36.81亿元、净卖出61.96亿元。

今日开盘后三大指数出现持续走低,黄白线分化明显,中小盘股全线走弱,赚钱效应低迷,前期强势股集体回调。与之对应,北证指数今日再次拉涨,收盘北证50涨6.50%。大盘今日弱势走跌的原因可能包括:

1、市场在等11月PMI数据,刨去10月假期影响、叠加万亿特别国债的推出后,等待宏观数据拐点的确定性支持。

2、市场流动性仍较为紧张,一些机构在等待降准等流动性进一步释放的信号。在存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权重板块很难被拉动,中小盘的算力和汽车板块经过前期上涨目前存在整理需求,游资推动的热点题材板块则受到北交所近日的暴力拉升影响,一部分资金被吸引流向北交所,导致热点题材匮乏。

3、北上资金没有形成持续流入,基本上是快进快出,一方面是北上资金也在调仓换股,另一方面虽然美联储加息拐点预期强烈,但是降息仍需要时间,美债收益率仍将维持高位一段时间。

板块方面,冬季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医药板块走强;国家将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养殖、猪肉板块走强;受马云创办预制菜公司消息刺激,预制菜板块异动;另外,地产板块持续活跃。

整体来看,目前持续热点只有医药和地产,但是地产板块虽然风险在加速出清,但是出现交易数据拐点仍需要时间。下周预计北交所将出现阶段顶部,游资回流后可以继续关注算力、汽车板块调整后的机会,等待市场形成新的主线共识。

下周关注

1、20日线对上证指数的支撑。

2、关注上证指数可能出现的macd死叉,如果出现放量死叉,要谨慎风险。

3、重点关注11月PMI数据。

4、北交所资金回流后,关注率先同指数共振的板块。

5、关注央行年末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措施。

大盘综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止11月24日收盘,沪指报3040.97点,跌0.68%,成交额为3115亿元;深成指报9839.52点,跌0.94%,成交额为5018亿元;创业板指报1937.94点,跌1.19%,成交额为2179亿元。两市成交额813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09亿元,超4000股下跌。

资金流方面,北上资金净流出36.81亿元、净卖出61.9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9.74亿元、净卖出21.79亿元;深股通净流出27.07亿元、净卖出40.17亿元。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430.25亿元,超大单净流出208.92亿元,大单净流出221.34亿元,中单净流入63.29亿元,小单净流入366.96亿元。

然而,北证50指数逆势大涨超6%,超20只北交所个股涨停,百股涨超10%,仅4只北交所个股下跌,总成交额近173亿元。

板块方面:

医药板块、食品饮料、农业板块,以及预制菜、无人驾驶概念涨幅居前。

医药股持续走强,中药股领涨,粤万年青、特一药业等多只个股涨停,大唐药业涨超27%,陇神戎发、生物谷涨超9%,桂林三金、以岭药业涨超8%,葫芦娃、众生药业涨超7%.

食品饮料板块及预制菜概念爆发,欧福蛋业、盖世食品30CM涨停,惠发食品、大东方、中央商场涨停,骑士乳业涨超20%,润普食品、朱老六涨超16%,一致魔芋涨超13%,田野股份、康比特涨超10%。

农业股拉升,大禹生物涨超26%,路斯股份、润农节水涨超9%,养殖板块表现突出,国联水产涨超14%,秋乐种业涨超7%,神农集团涨超5%,大湖股份涨近5%。

部分无人驾驶概念股拉升,日盈电子、天龙股份、皖通科技涨停,力帆科技涨超5%。

下跌方面,半导体、电子化学品、汽车板块以及华为概念股跌幅居前。

半导体板块康希通信下跌7.85%,寒武纪-U、源杰科技、大港股份跌超6%,神工股份、海光信息、臻镭科技、华海诚科等多股跌超5%。

电子化学品板块扬帆新材跌超9%,广信材料跌近8%,光华科技跌超4%。

汽车整车股震荡走低,比亚迪、海马汽车跌超5%。

华为概念股集体走低,彩讯股份、传智教育、智度股份、金溢科技跌超6%。

行情分析

整体来看:今日主板市场继续震荡整理,量能进一步萎缩。浙商证券表示,短期而言,市场的资金流入依然有待提升,题材轮动也现加快。未来一周,如果国内政策有进一步的催化,流动性不出现明显收紧,题材的延续性有所恢复,则指数或将维持震荡回升的趋势。反之,如果政策相对平淡,月末市场利率出现明显走高,或北上资金再度压制市场,题材的延续性降低,则指数将有调整的风险。投资者总体还应从中期把握市场的配置机会。

行业配置方面,浙商证券认为可以关注:(1)估值处于低位、行业负面因素已获消化,叠加美债收益率回落下,医药行业的配置机会;(2)行业景气相对占优叠加特斯拉皮卡即将交付及小米新车亮相等事件催化下,汽车行业的配置机会;(3)库存回归至健康水平,叠加需求端获得华为新机、AI应用终端等催化下,电子行业基本面拐点的博弈性机会;(4)“活跃资本市场”预期,叠加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催化下,券商行业的博弈性机会。

巨丰投顾认为,随着各项逆周期调节政策措施落地,国内经济步入复苏周期;当前市场调整无碍中期趋势修复,投资者可耐心等待市场的方向选择,并静待低吸博弈岁末行情的机会。投资方向上,建议关注食品饮料、汽车、芯片、通信等行业机会。

从代表板块走势来看:

▍医药:

消息面上,11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通知》指出,10月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未来一段时间在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发。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

此外,中药板块再出利好消息。11月24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制发的《武汉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行解读,提出发挥龙头医院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促康复、治疗疑难杂症的优势作用;新建10至2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和中医大师名师传承工作室,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培育人才梯队;加强中药研发;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大力促进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光大证券表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出台多项鼓励政策。2016年2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出台,标志着发展中医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后,陆续出台《中医药法》和促进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政策措施,并于2021年底推出重磅医保支持政策、2023年初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全面落地,力推中医药资源扩容、产业升级和渗透率提升。随着行业标准、机制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中医药行业呈现出中西医并重、扶持与规范并举、传承与创新并进的良好局面,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中药创新药受益于医药政策和人口老龄化,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中泰证券表示,当前中药板块的TTM市盈率已回落至23倍,估值具备较高的配置性价比。即使考虑到未来两个季度的基数效应,中药板块的结构性机会仍然值得积极把握,建议重点关注回调充分、具备强品牌力的华润三九,治理有望持续改善的太极集团、东阿阿胶、昆药集团等。

▍预制菜:

今天市场传出,马云做预制菜的消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11月22日,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日用品批发、酒店管理、技术服务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由马云持股99.9%。

川财证券认为,预制菜行业仍处于蓝海竞争阶段,竞争格局尚未定型。目前行业发展主要市场为B端,C端的消费者市场仍需培育。后续关注企业的成本优势、产业链协同和渠道布局。上游原材料企业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渠道铺设方面,保证B端客户的同时,需要发展电商、新零售平台的合作机会,B、C端兼顾发展塑造竞争优势。

东兴证券表示,根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目前预制菜行业受冷链、渠道和资金限制,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集中度很低CR10约为14%,没有一家公司市占率达到5%以上,且销售区域狭窄。预制菜行业将遵循着普通行业的发展规律,在规模逐步增长后行业或者国家的标准不会缺席。待行业标准出台后,预计会有不少小企业和不正规的企业出清,届时行业集中度将会提升。

东兴证券推测,面对万亿的市场潜力,预制菜龙头企业将逐步扩大规模,引领预制菜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升,龙头企业能够在预制菜行业中获得较高增速

▍养殖业:

消息面上,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为推动生猪价格合理回升,按照预案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连续三周以上运行在5:1至6:1之间,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消息发布后生猪盘面随即冲高,很快再度回落。业内普遍认为,收储对猪价起到一定托底作用,但对供需关系的影响不会很大,因此短期内猪价明显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气候、节日可能对猪价影响更大。新湖期货表示,近期部分地区开始腌腊肉,需求端好转支撑生猪价格,本周标肥价差延续走扩趋势,利于养殖端压栏挺价,生猪出栏均重继续增加,利好阶段性生猪价格;同时,受本轮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多数地区气温大幅下降,尤其北方降幅超10°C,利于猪肉消费,需求端仍是生猪价格的利多来源,但供应端压力仍在,压制生猪期现价格上行动能。

长期看来,国盛证券分析师张斌梅认为,持续偏弱的产能去化正在加剧明年上半年的供应压力,同时,当前行业参与者成本分化明显,生猪养殖业资金压力和经营难度或加大,后续主动去产能节奏或加快。

消息方面

1、11月22日,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日用品批发、酒店管理、技术服务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由马云持股99.9%。(利好预制菜概念)

2、国家将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分析认为,当前全国猪粮比连续三周处于5:1~6:1区间,猪粮比触发过度下跌二级预警,猪价持续下挫,迎来政策收储利好支撑。市场大体重猪源整体供应量不算太大,短期供需两端矛盾开始逐步显现。(利好养殖板块)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儿科建设的通知,提出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中医医院儿科设置。到2025年,实现全国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设置全覆盖,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80%以上设置儿科,少数民族医医院结合实际设置儿科。(利好中药板块)

4、11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通知》指出,10月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未来一段时间在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发。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利好医药板块)

5、11月24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制发的《武汉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行解读,提出发挥龙头医院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促康复、治疗疑难杂症的优势作用;新建10至2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和中医大师名师传承工作室,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培育人才梯队;加强中药研发;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大力促进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利好中药板块)

6、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在京召开光伏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就开展光伏行业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工作交流,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会议强调,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强现代化光伏产业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激励先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利好光伏板块)

7、11月24日消息,据北京市经信局网站,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关于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鼓励新型储能企业面向长寿命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关键技术、材料部件、重大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组织实施新型储能产业“筑基工程”,聚焦产业链卡点环节开展揭榜攻关,解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按不超过攻关投资30%的比例,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资金。(利好储能板块)

牛钛师给粉丝送「现金红包」啦

回复关键词“抽奖”

回答1个今日大盘热点问题

即可参与 88元 宠粉「现金红包」抽奖

「开奖时间:11月25日中午12点」

(大盘热点问题答案将同步揭晓)

从「大盘」到「数据」,从「财经热点」到「科技趋势」
更多市场动态,请扫码或搜索“niutaishi”关注牛钛师公众号。
限时福利!关注牛钛师公众号,回复“大模型
限时领取重磅报告《2023AI大模型应用中美比较研究》

请输入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