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好人与坏人的态度和看法,莫言的一句话“世间的万物就是这样,小坏小怪遭人厌恨,大坏大怪被人敬仰”进行了贴切的总结。这句话以其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对于坏人与好人的态度差异,引人深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小恶小善,如同毒草角落里的几朵小雏菊,虽然微不足道,但也会惹人注目。

那些小坏小怪,如同夏天的蚊虫,烦扰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心生厌恨。我们对于这种小恶小善的态度,往往折射出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期望这个世界是和谐、公正、美好的,所以我们痛恨那些破坏这种和谐的人和事。

然而,当这种小恶小怪的行为逐渐放大,成为大恶大怪的时候,人们的态度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是继续厌恨,还是转为敬仰?在莫言的话中,大坏大怪并没有遭到人们的厌恨,反而被人们敬仰。这或许是因为,这些大恶大怪的行为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成为了人们无法理解的存在。正如古人云:“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对于那些大恶大怪的行为,我们或许会感到恐惧和无力,但我们也会对他们的存在感到敬畏。

这种对于坏人与好人的态度和看法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个体的层面,更存在于社会的层面。

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都能看到这种态度的体现。在新闻媒体中,我们能看到那些小恶小怪的行为被报道出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那些大恶大怪的行为,则会被视为社会的威胁而被报道出来。这种报道的差异,无疑反映了我们对于坏人与好人的不同态度和看法。

那么,这种态度和看法是否正确呢?是否应该因为一个人的一点小恶就否定他的一切?或者因为一个人的一点大恶就对他敬仰不已?答案显然不是。我们应该以公正的态度看待每一个人,以善良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正如古人云:“盖棺定论。”我们应该以一个人的整体行为来评判他的价值,而不是以他的一次行为来定论他的好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只有相对的行为与价值观。我们应该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人的行为,用善良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莫言的那句话:“世间的万物就是这样,小坏小怪遭人厌恨,大坏大怪被人敬仰。”我们也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与多样,理解这个世界的美丽与丑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用善良的心去对待这个世界,用公正的态度去评价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真谛,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