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上小学,其实是让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振奋的一件事情。

在把孩子送进融合课堂的路上,家长、老师都可能出力不少。但是,一所学校确实并不总是适合所有的谱系儿童,对于一个谱系儿童,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完美地适合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上小学了,还要不要干预,因人而异,也因学校而异。我们要看孩子的能力,是不是能够做到在学校待得很好。什么叫做待得很好呢?他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1.课堂适应行为

学生是否能够遵从学校的规则、遵从班级的规则,是学校老师非常看重的一件事情。这也是决定了孩子能不能迈入校园门槛的重要指标。留在课堂上,是第一步。进入学校很重要的目标当然也有在课堂上有效学习。那我们的谱系孩子能不能做到有效倾听、有效参与呢?如果孩子只是“人在教室坐,心飞课堂外”,那这样的上学,恐怕是有些浪费时间了。

2.社交适应行为

谱系小朋友是不是能够有基本合格的社交适应行为,也是决定他能否顺利融入学校的一个因素。谱系小朋友有没有基本的沟通能力对他的融合非常重要。和老师进行较好的沟通,和同伴进行较好的沟通,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地较为愉悦地融入课堂。否则,社会交往带来的挫败、难受、失落,只会将孩子推远。只有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侪关系,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上学的快乐。

3.情绪适应行为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普系学生会存在一些情绪行为问题。我们要看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够区辨基本的情绪,是否能够解决这些情绪问题。当然,我们还要看学生的情绪是否有基本的稳定感,支持他能够在一个没有那么细心呵护的环境中持续地学习。

4.基本自理行为

很多学校的环境中,老师没有办法一一照护所有的小朋友。学生要有基本的自理能力,才能够处理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常规事项。比如说,上厕所、洗手、喝水、换衣服、换鞋子等等。

重庆艾米熊儿童康复中心是一家以特殊儿童康复学习训练为主要服务项目的儿童健康发展中心。主要针对2--18岁自闭症、全面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障碍、学习困难等儿童的早期筛查、干预强化、训练支持,全面帮助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