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先来看看李儒、李肃的历史记载:据《后汉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初平元年(190年)李儒为弘农王郎中令,曾被董卓派去毒死弘农王(少帝)。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诛杀,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击败吕布,重新占领长安,挟持汉献帝,控制东汉政权。

李傕以贾诩为左冯翊,并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因为李儒曾毒死弘农王,汉献帝下诏加罪于李儒,后受到李傕的保护而得以幸免,此后事迹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肃的记载见于《三国志·董卓传》:“……布使同郡骑都尉肃等、将亲兵十馀人,伪著卫士服守掖门。布怀诏书。卓至,肃等格卓。卓死,吕布使李肃至陕,欲以诏命诛辅。辅等逆与肃战,肃败走弘农,布诛肃。”从这段记载看,李肃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被吕布安排刺杀了董卓,后来因为兵败被吕布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中关于李儒和李肃的记载非常简单。李儒能够被记载下来是因为被董卓派去毒杀了弘农王,李肃则是因为被吕布安排刺杀董卓。《三国演义》则根据相关史书记载,大大丰富了李儒、李肃的形象,给他们加了很多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国演义》的刻画下,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也是第一谋士。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汉少帝刘辩被废后不满,李儒奉董卓之命,亲自带人入宫,毒死刘辩。

王允使“连环计”离间董卓、吕布,李儒劝董卓放弃貂蝉而换取吕布的效忠,董卓最终没有听从,死于吕布之手。董卓死时,李儒卧病在家,被家仆捆绑献出,处斩于市曹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贯中笔下的李儒,堪称董卓的第一心腹、智囊,看他的各个计谋,绝对称得上顶级水准。董卓的各项举动,都是在李儒的出谋划策之下进行的。而且最后李儒还识破了王允的连环计,劝阻董卓不要上当,可惜董卓不听,落得身死的下场,李儒也被牵连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肃在《三国演义》中也有很多戏份,他是董卓的部将。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主要描写了董卓如何引诱吕布杀了丁原,兼并了丁原的军队。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李肃,因为李肃和吕布是老乡、旧识,所以主动提出让董卓用赤兔马和金珠利诱吕布,并且亲自说服吕布杀丁原投董卓。

董卓问李儒曰:“此言可乎?”儒曰:“主公欲破天下,何惜一马!”卓欣然与之,更与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李肃赍了礼物,投吕布寨来。这说明李肃向董卓提出诱降吕布时,李儒也在场,而且肯定了李肃的建议。因此,劝降吕布主要是李肃的功劳,但李儒也参与其中。后来李肃因与牛辅作战不利,被吕布处死,这点和历史记载相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李儒、李肃,比较史料记载和《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会发现《三国演义》还是基本遵循了史实。而且进行了合理化推理,比如李儒作为董卓的谋士肯定会提出很多建议,董卓一个大老粗离不开李儒这个“博士”的辅佐。李肃和吕布是老乡,所以极有可能董卓、李儒安排他去诱降吕布杀丁原。

据相关统计,《三国演义》一直以来都是排名靠前的畅销书,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文艺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把史实、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这是枯燥、简短的历史记载所不能做到的。所以我们喜欢历史,既要遵循史实,也应肯定文学作品的作用!

参考:《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