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到1869年,也就是同治三年到同治八年,大约有14000多名华人劳工(大多来自广东和福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修建太平洋铁路。

铁路工地的种族歧视

当时华人劳工负责建设铁路西段,还有一批爱尔兰劳工负责建设铁路东段,但是跨大陆铁路公司为爱尔兰劳工提供免费的住房和膳食,却要求华人劳工伙食自理。

当时华人劳工每月能拿到26美元的月薪(爱尔兰劳工是35美元),他们必须从这些工资里省出一部分满足一日三餐。

那时很多爱尔兰劳工吃的都是铁路公司发放的煮牛肉、土豆和水(偶尔还会有一些酒)。

而华人劳工的选择相对比较自由,有本地的新鲜农产品和牲畜,还有直接从香港运来的食材,这些都为这段黑暗历史增添了一些温暖。

各种各样的食物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满足了华人劳工的需求,特别是来自祖国的食物让他们在异国也能感受到故乡的气息。

他们怎么吃?

华人劳工被分成很多12到20人的团队,每队都有一个厨师,厨师在现场搭建的木屋里用锅烹饪食物。

在对遗迹考古时,考古学家斯科特·巴克斯特发现了陶罐,陶罐是用来储存腌制和干制水果、蔬菜和肉类的,另外还发现了曾经用来盛放调味汁或米酒的罐子碎片。

他们从炉灶及其周围采集的土壤样品里发现了大米、大麦和豆类,还有一些可能从附近采集的植物,比如接骨木果和熊果。

考古学家还对现场丢弃的动物骨头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中国厨师还是沿用了家乡的习惯,使用菜刀或大剪刀来切割肉类——这和欧美人烹饪大块肉的习惯是不同的。

不只是肉类,其他食物往往也会被切成小块,土豆、蔬菜都是如此。

虽然不能确定华人劳工具体的饭食种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年代的华人劳工大部分时间吃的是炒菜和炖菜。

他们吃什么?

就像上文提到的,他们的食物是比较丰富的。很大一部分食物都是直接从中国运来的,这些食物运送到了专门的车厢商店里,然后每个队员出一部分钱,交给厨师去采购。

根据记载,当时的食物有蚝干、鲍鱼干、笋干、紫菜、香菇、果干、大米、饼干、粉丝、雪菜、砂糖、花生油和腊肉等。

至于新鲜的蔬菜和肉类都是在当地采购的,通常都来自20年前淘金热时期来到加利福尼亚的中国移民。

在这里,肉类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以至于在营地里残留了很多动物骨头,特别是猪骨头和鸡骨头。

另外,华人劳工还去狩猎和钓鱼。甚至还有传闻说他们特地挖了人工池塘来养鲶鱼——不过这个说法还是有争议的。

尽管身处异国,但华人劳工还是坚持着传统的养身理念。这不仅包括“饭”(主食)和“菜”(配菜)的平衡,还包括食补和食疗。

他们为了护肾、治皮疹和养胃,在煮茶时加入了树莓叶、黑莓叶和金雀花等成分。

专家在考察内华达州的华人劳工墓葬时发现,在骨折后他们不仅用夹板来固定骨头,还使用了草药和鸦片制剂来疗愈。

华人劳工很喜欢喝茶,这不仅是出于补充水分的目的,还为了保持健康。他们也喜欢喝开水,这避免了水传播疾病的肆虐。

与此相对的,在铁路东侧的爱尔兰工人却因为喝生水饱受痢疾困扰。

在很多华人劳工的营地里都发现了米酒瓶和药酒瓶以及一些酒杯碎片。这也和中国人相信米酒和药酒有助于健康有关。

但是,考古不仅表明了华人劳工喝酒的习惯,也发现了他们吸食鸦片的证据。考古学家找到了烟枪和装在盒子里的鸦片。

可见,清末时期鸦片烟在中国有多泛滥,让人唏嘘。

华人劳工的残酷现实

如果你看过晚清时中国国民的照片或视频,就会发现很多人都是面黄肌瘦、骨瘦如柴。

这也是华人劳工的面貌,因为他们的身单力薄,受到了来自铁路公司和其他劳工的歧视,但是这些劳工却用自己的勤奋和成绩让他们刮目相看,甚至还创造了12小时铺轨10英里200英尺的世界纪录。

看了上文,你或许也为他们丰富的饮食而欣慰,但是仅仅是食物的一点点慰藉却没有支撑着这些劳工平安归来。

1869年,太平洋铁路完工,然而很多华人劳工都没有等到这一天。因为雪崩、爆炸和其他事故,无数华工死在了这里。

例如暴风雪导致的雪崩时有发生,有的华工营地整个都被埋没,等到几个月后他们的尸体才被找到,而他们的手里却仍然紧握着挖掘铁路的工具……

还有内华达山的工程也导致了大约1000名的华工死亡。直到1970年,在这里的沙漠里还挖出了900多公斤的华工尸骨……

回头再看,华人劳工的饮食自由,其实也仅仅是在逆境中的苦中作乐。

本文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段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你有其他看法,也欢迎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