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度大戏“教学视导”上场了!

提起“视导”,或多或少有些心理余悸,因为二十几年的视导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今非昔比,看看如今的视导的人性化,温馨化,透明化,再回想过去视导的残酷性,真有些受宠若惊感。

记得二十年前的视导,提前不通知,到时候突然袭击,来到学校就听课,听完课就评课,评完课就查作业查作业……

最后把视导情况反馈给单位领导,哪位老师的课是优质课,优质作业,优质备课就给单位增光添彩;一旦有的老师的课被贬的一无是处,那就属于差课,就给单位减分,单位就要对其严惩,用某领导的话说,被评为差课者必须付出代价。

那时候,听到视导整个单位就如临大敌,所有人都紧张兮兮,有的甚至于装病请病假。

据说有的单位也开始重新布局课程表,把单位自己认为的讲课好的安排在听课的显著位置,把讲课差的老师的课在视导的当天“消失”。

不过有时候,来视导的领导偏偏不按照单位精心策划的剧本走,人家有时候指明听课,毫无准备的老师一旦被点名听课,就有种大祸临头感觉,知道视导后被“指桑骂槐”的批评是肯定有了。

不过有时候,这类不按照常规出牌的点名听课也能让某些不被单位领导重视的“夜明珠”大发异彩,有的老师讲课不合本单位领导的胃口,但是却挺适合视导领导的想法,于是被视导领导赞扬,从此咸鱼翻身,不再被单位忽略。

视导当天结束后,所有老师不许回家,必须立即接受本单位的反馈,这叫不让问题过夜,有时候,大家饿着肚子坚持听单位某些领导的喋喋不休的反馈到深夜。有的老师回到家就睡不着觉,必须吃安眠药才能入睡。

过去视导属于视导啥你准备啥,如果没有就扣分,具体视导啥,单位也不清楚,都是先听听其他地方查啥,然后再连夜突击准备啥。

现在视导是你准备啥,就查啥,体现出来的是温馨和指导。

看到单位公示的视导人员名单和具体流程,过去的视导恐惧症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视导的企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