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二十四届深圳读书月评选结果揭晓,由新经典出品的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幻象》入选“年度十大好书”。

在颁奖词中,评委马培杰写道:“很难想象这如手术刀般精准的描述分析来自60年前。当技术将我们推入社交媒体时代,各类伪事件呈指数级翻倍,也演变得愈发高级而隐蔽,《幻象》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被伪事件包围的世界中,保持专注,保持警惕,保持反思的人文精神是良好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

《幻象》成书于1962年,在这本书中,丹尼尔·布尔斯廷首次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创造了“伪事件”这个关键概念。《幻象》讲的是人类自欺的艺术,它直指社会顽疾,深度剖析人们如何精心编织幻象,又如何甘愿沉溺其中,逃避现实。

这本书跨越了半个世纪后,在中国首次被引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得到了北京大学教授胡泳、复旦大学教授马凌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海龙等多位学者的推崇;加上作者直言不讳、尖锐幽默的行文风格,此书也得到许多读者的认可,甚至有人说,阅读《幻象》就如同在读一本不断破除互联网时代陷阱的“爽文”。

在马凌老师看来,难以想象《幻象》竟出版于1962年,“60年白驹过隙,AI时代的我们还是生活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被幻象所吸引,也被幻象所欺骗。”

以下为《幻象》书评,作者为秦旷。

01

打卡

Jessica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品牌公关快5年了。

为了让“目标受众”更加认同这家公司的形象和业务,她每天都忙于在网上编织各种充满吸引力的品牌故事,再通过短视频、小红书笔记等灌输到受众面前。

不过天天加班也是Jessica的常态,一回家她就不得不瘫倒在沙发上,举起“黏人”的手机一刷就是一个多小时,而这已经是她唯一还有余力去做的事情。

当透过朋友圈看到别人的各种精致生活时,Jessica还是希望,下个小长假可以挤出一点点时间,去找到“自己的生活”。

然而,没有闲暇去思考真正需要什么的她,不得不去模仿朋友圈里“别人的生活”,从各种社交媒体碎片化“打卡”建议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特种兵”攻略:

一个懒觉后来到大众点评4.9分3万+评价的Bistro点一份“Brunch”,然后到小红薯们都非常推荐拍照的博物馆拍几张法国名画。

下午去当地有名的“古巷”看看流水线制造的风土人情,当然更重要的是和那个“我在X城很想你”的蓝色路标合个影。

傍晚再来到海边,在拥挤的人群中站了两个小时只为了等天黑,因为这个角度能拍出抖音爆款同款日落。

晚上回到酒店,Jessica像下班回家累瘫在沙发上一样,躺在床上操作起手机,整理一天的照片、P图、模仿小红书上的爆款文案,加满各种emoji……再发布到各平台,完成整个工序中的最后一次“打卡”,再期待着别人的点赞。

网红路牌从受人追捧到人人声讨,之间也不过短短数月。图源小红书。

Jessica从负责编织幻象的公关经理,到消费幻象的当代游客之间,也仅隔了一个假期而已,好似那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其实,无论是Jessica一日游体验,还是丁真爆火让理塘成为新的旅行目标地,在这些事件和舆论发酵过程中,我们都经历了一个魔幻的思维和行动曲线:

从被一件大家都在谈论的热搜新鲜事莫名其妙地吸引、到单纯好奇地尝试和参与、再到后知后觉“原来这背后都是有一个强大的推手”,直到事件的热度下滑,再被新出炉“伪事件”的热度盖过……这些都是某个庞大宣传机器和产业链的“幻象杰作”。

有意思的是,我们为什么会沉迷于这样的幻象而不愿走出去呢?

《幻象》一书中也提供了一些思考的脉络——布尔斯廷把我们对于这种幻象的需求和饥渴症比作“过度的期望”。

凭借对各行各业的敏锐洞察,布尔斯廷发现,早在60年代之前,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期望”就超过了合理或适度的界限。

当人类初次面对电报、报纸、电视荧幕之时,往往为新鲜的信息而感到很振奋。然而这些信息又有别于知识,它们更多只带来短时的兴奋,还会令人逐渐不安分于现实以及周遭的信息,进而让我们期望更多:更多的报纸版面、更多英雄事迹、更细致的异国风情,期望我们的国家更强盛、我们的轿车更高级……

随着传媒行业和媒介技术的发展,观众对幻象的期望变成了一种饥渴,而对于“商人”来说,幻象体验则成了一门市场空间极大的生意。民众除了直接体验幻象,还会被人为制造的幻象引诱,进一步进行更多的消费。广告告诉你“你值得更好的生活,就需要更漂亮的服装、先进的电子产品”。如今,互联网上很多已经完全看不出是广告的广告比100年前的“自由火炬”更加隐蔽、更加精准。

02

加速

横空出世的ChatGPT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幻象,但相比于它所生成的各式各样充满逻辑的回答、极度逼真的照片乃至视频,越来越多的企业追捧“大语言模型”却是为了给自己包装形象。

每次大模型发布会上,我们都能看到一位谈吐不凡的发言人,在舞台上煞有介事地与AI对话,提出一些“故弄玄虚”的问题。随即,大屏幕上蹦出一个来自早已设定好的程序化回答,引发台下观众和媒体哗然,进而媒体和观众赶忙将某段趣味的对话作为一个重大事件、以及该企业的领先技术优势进行传播。

我们看得见的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和讨论、展现AI妙语连珠的短视频。我们看不见的,则是台下早已一如既往地架设好了受邀而来的各大媒体的摄像机、提前一天就写好的发布会新闻通稿,再在发布会圆满结束一瞬间,公关总监一声令下,300篇媒体报道马上刊发,同时各路水军在各种社交媒体里假装争得面红耳赤……

这样的“伪事件”传播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加速下,得到了更高密度和快速的传播,也衍生出更多无厘头和反智的内容井喷。

不过,比“伪事件”更值得警惕的,则是“伪事件”引发的“伪行动”。

大众喜闻乐见的直播带货、综艺选秀,再到信息流广告、网约车椅背上的定制屏幕,“刘畊宏女孩”和“王心凌男孩”们自以为是遇到了自己的心头好,疯狂打Call下单,却看不到这背后是一个比60年前更加庞大和科学的工业化、智能化产业链。

流量、转化、漏斗,数据监测、舆情监测……各种现代科学指标被用于加速引诱屏幕前的我们,忘记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主动权,去达成背后的权威希望我们去做的事情。

幻象改变了人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暂时蒙蔽我们的双眼,以至于我们看不到现实,让我们的知识、动机、欲望都在他人的牵动下形成。这种丧失了主动性的自我,还是真正的自我吗?这种一味“剽窃”他人影子的生活还值得过吗?如果你的答案是不值得,那又该怎么办?

回到《幻象》这本书,布尔斯廷提到:本书的意图是“教你如何避免某种行为”。

他将各种伪事件的滥觞公之于众,分析了各行各业中的各种伪事件和幻象如何掩盖事实,即使过了60年,也能帮助我们一眼看穿当代各种蛰伏在社交媒体、电商、电视及网络节目、企业发言人口中的人造幻象与营销神话,进而帮助我们保持独立思考和行为,找回主动性和原创性的“非虚构”生活。

——布尔斯廷的这一设想是积极的,多年来,学者们也一直不停歇地批判各种消费过度的现象,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媒介技术和营销工程学依然在不断改头换面,肆无忌惮地偷走我们的真实生活,正如当年居伊德波在受《幻象》启发后写下了一句:“我们离图像和景观越近,我们离生活就越远。”

相比60年前布尔斯廷刚提出“图像革命”的那个年代,如今整个社会加速图像化,丝毫没有减速的征兆。在过去,图像还只是一层遮罩,而未来,这个幻象或许就将替代真实成为世界和系统本身,而不再单是真实和我们之间的一层隔膜这么简单了。

当幻象还是无数个独立的个体之时,我们还尚可一一甄别。面对无节制扩张、最终将填满一切的技术和幻象系统,我们或许将彻底丧失鉴定真伪的感官。

因此,我们每个人是否都注定将同Jessica一样,一面是幻象的消费者、一面又是拼命制造幻象的制造者本身?我们生即创造幻象,因幻象而存活,此时,我们该如何才能离真实生活更近?真实还有什么意义?

一个《骇客帝国》式的终极质问已经走出科幻片,直接摆到了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