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的瑞隆大厦位于七中斜对面,这里原本属于北大街,后来因城市规划,在解放大路南侧的一段被并入了越山路,门牌也就变成了的越山路8号(工商银行北侧)。瑞隆大厦附近的街道东高西低,从人行道到大厦门前,修有一些台阶,一眼望去似无什么特别。这幅街景虽常年如此,可惜街上车水马龙、熙来攘往,行人鱼贯往复,穿行于钢筋水泥的丛林时,却熟视无睹了这街景中的一些细节竟暗掩历史文化所独有的光辉。

这光辉并非百年老街——北大街的固有残留,而是百年前西方文化落脚吉林城时的特殊见证物。就在数日前,好友贾大为先生对我提起,大约在1999年时,吉林市改造松江路,将桥头天主教堂门前的石阶拆旧换新。由于人工雕凿的旧石阶保存尚好,且雕工精良,未被毁弃,被有心人运到瑞隆大厦门前,重新砌用。算起来,这批石阶的历史已近百年,加之桥头天主教堂已经晋身为国家文保单位,就此称这批石阶为文物并不为过。

史载清朝末年(有1898年、1901年等说法),法国巴黎天主教外方传教会神甫兰禄业、古若瑟等人从奉天来到吉林城,创办了吉林教区。1917年,天主教吉林教区在购置的东莱门内侧的土地上,由奉天盖平县的穆工程师率领施工队,按法国寄来的工程设计图纸开始施工营建教堂。工程历时9年,1926年才得以竣工。史载当年为了确保建筑防洪,地基被修筑高出路面2.5米,教堂四周砌1米高的石条,下沉一年后才砌大青砖围墙。

据《吉林市建筑志》记载,桥头教堂所使用的青砖均为特制的大青砖,尺寸为30×15×8厘米。教堂所用石料则是从距离市中心东南15公里远的阿什哈达采运而来,材质为花岗岩。这些石料被加工琢磨成各种规格的大小石柱和有纹饰的柱础、柱冠,使用在教堂内外。其中就包括由路面垒砌至耶稣圣心教堂的石台阶

在冬日里,仔细端详瑞隆大厦门前的石阶,不仅有一种积年累月留下的“包浆”之感,而且就美观而言,也显示出与众不同精致。在解放大路到北京路之间的越山路东侧,石阶踏步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普通的长方体条石,二是薄石板立面与薄石板踏步平面的组合,第三种则是瑞隆大厦门前这种外立面带弧形“阳角”的特殊条石。尽管第二种薄石板被“贴心地”刻有防滑纹,但那种机器切割的石板无论怎么漂亮,也总让人觉得浮华——缺乏高档的质感,更绝无第三种带人工雕刻出“阳角”的条石所独有的浓浓“贵气”。

其实在吉林市,本身就是特殊的文物的石台阶还有很多。尤其在北山公园,由于许多旧建筑拆除后,腾出的石料往往被修新补旧的登山石阶使用。,至今攀登东峰,泛雪堂前的石阶,有许多是带有特殊纹饰的条石,一眼可知其曾经为某些古建筑上的构建。然而那些古建筑本体已然消失,与天主教堂尚在的情况不同。若越山路的石阶有灵,思归之情定然早已盈溢。其实条件允许的话,文保部门、博物馆、天主教堂,真的应该将这些有百年历史的文物石台阶收藏起来,作为一段历史的特殊见证物。

站在瑞隆大厦前,看着人们登高踱下于古老的石阶之上,心中不免萌生出一些感慨:人世间有许多“起从属作用”的台阶,论起资历,往往要比其服务的主体还“老”,可惜世事无常,只因那流转的风水,往往让所谓的“飘飘然”在梦醒之际,蓦然发现,自己竟被卸掉昨日的虚荣,无可奈何地任时光差派成了后来者的垫脚。人情世故如此,建筑物也如此,所幸能被当作垫脚还算有些用处,尚能堂而皇之于阳光之下,没有彻底淹没于尘埃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贾大为先生(网名易林学馆)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