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是我国顶尖科技人才的硬核展现,历年的院士增选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而院士所在领域、科研成果、突出贡献,乃至籍贯、所在城市、主要工作地等信息,也可在某种程度上解读我国人才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发展变化情况。从两院院士籍贯城市来看,籍贯在东南沿海城市的院士相对更多,院士出身的院校则以清华等名校居多,大多数院士的主要工作地点在北京和上海,并通过大量院士工作站等方式助力地方科研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两院院士的籍贯城市排名,宁波、苏州、无锡、上海和绍兴位列前五,清一色的长三角城市,再加上福州、常州、南通,仅从籍贯来看,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多达数百位两院院士,如果仅统计拥有25位及以上数量院士的城市,东南沿海地区就占了21个位次。北京和长沙分别位列第9和第10位,其余位次属于重庆、武汉、天津、烟台和成都。这些城市不但处于产业经济发展的第一、第二阵列,也都拥有科教文卫的雄厚积淀,是自古富庶之地、文风鼎盛之地,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教育资源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两院院士的籍贯省市区来看,江苏、浙江遥遥领先,山东和湖南落后一档,安徽、广东、福建可归为第三梯队,全国有27个省市区有10名以上的两院院士。培养出3人以上两院院士的城市高达12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我国科研领域的顶级代表,院士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地点透露出的信息更多,比如科研平台、科研氛围、学科实力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所在城市对科研领域的投入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方面,北京、上海和经济大省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以今年新增的两院院士工作地来看,北京占比高达40%以上,上海占比接近15%,江苏、广东的比例都不低,可喜的是,辽宁、湖北、四川等产业大省的比例上升明显,这些省市的院士工作站数量和所产生的成效也位居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院院士的出身院校是顶级教育资源的展现,清华、北大、浙大等排名靠前,北航、同济、上海交大、同济等在今年也有不俗表现,随着各地对教育资源、科研资源的重视与投入、匹配,院士出身院校呈范围更广的态势,更多院校涌现出顶级科研人才对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