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左右,主流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当时奔四处理器加液晶显示器才刚刚开始普及,内存标配容量是256MB,很多朋友在用多根单条128MB甚至64MB的内存条组合。存储只有机械硬盘,40GB是主流,80GB都算是豪华配置了。

2006年11月底,微软发布了全新一代的Windows Vista,由于不完善、变动较大,非常耗资源,这是一代失败的产品,没有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绝大多数用户仍然坚守Windows XP,这使得Windows XP的服役生命周期大大超过微软之前的预期和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一方面,在这期间各种硬件产业在快速发展,后期单条2GB甚至4GB DDR3内存条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如果在主板上插多根内存条的话,那么总内存容量可以达到4GB甚至8GB。由于当时主流的Windows XP是32位,最多只能识别使用3.3GB左右,因此还有大量内存处于闲置无法使用状态。

这个问题一直延续到后来的Windows7时代,虽然当时很多朋友都已选择安装64位版的Windows7,可以正确识别、使用完整的8GB以上内存,但是相对于当时的系统和应用需求来说,8GB以上内存仍然太大了,相当一部分都处于闲置状态,比较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背景下,各家厂商和第三方极客纷纷开始研究如何让多余的内存物尽其用,出现了不少“骚操作”。

其中,最经典的一种做法是通过软件将物理内存划分出一定空间,设置成虚拟磁盘,用以存放各种系统和应用的缓存文件。由于这种虚拟硬盘的性能大幅超过机械硬盘,所以可以提升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连微软也推出了类似原理的ReadyBoost技术,可使用户的优盘来提升电脑的运行速度,当时这种做法风靡一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微软正式发布了Windows 10,到此这种操作已经基本没有意义了。因为内存的速度越来越快,容量也越来越大,普通用户拥有16GB以上的内存非常常见,完全负担得起。另外一方面,固态硬盘强势崛起,其性能与传统的机械硬盘相比有天壤之别,再划分物理内存作为虚拟磁盘,已经起不到多大效果了,很鸡肋。

但是,俗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最近海外极客顺着这个思路又玩出了新花样,思路不是把物理内存设置成虚拟磁盘,而是把AMD的Ryzen 3D V-Cache版处理器的缓存设置成虚拟磁盘,殊途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做到底有没有实用价值,关键取决于新增的虚拟磁盘的性能到底如何?只有它的性能大幅高于目前主流的PCIe 4.0,甚至PCIe 5.0固态硬盘的话,才有意义。极客采用的是Ryzen 7 7800X3D(上一代的Ryzen 7 5800X3D也支持),成功设置启用后经过实测,顺序读取性能可达182GB/s左右,顺序写入性能可达175GB/s左右,测试结果上下有一定幅度波动。

作为参照对比,目前PCIe 5.0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取性能为12.5GB/s左右,顺序写入性能为10.0GB/s左右。很明显,前者性能遥遥领先,领先上十倍,单纯从性能上讲,这种做法是有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样做的最大问题在于,消费级的AMD V-Cache版处理器所搭载的L3缓存容量太小,Ryzen 7 7800X3D只有96MB,即使是顶级的Ryzen 9 7950X3D,也只有128MB,所以,仍然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而AMD商业级处理器的3D缓存容量较大,比如EPYC 7773X搭载768MB缓存,EPYC 9684X搭载1152MB缓存,意义更大一些。

具体设置步骤如下:首先安装OSFMount软件,创建FAT32格式的虚拟磁盘(ramdisk)。 打开老牌测试软件CrystalDiskMark,将SEQ设置为256KB,队列深度设置为1,线程设置为16,将数据填充设置为0,而不是随机。 最后进行测试,第一次尝试时可能无法正常工作,需要多次运行基准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看来,这种做法目前只具有象征意义,没有真正的实价值,因为空间太小,还不够稳定,但此举为AMD继续提升处理器性能和增强卖点指明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对于3D V-Cache,AMD一直在致力于提升其性能,第一 3D V-Cache的峰值性能为2TB/s,第二代已经提高到了2.5TB/s,如果AMD 在消费级V-Cache版处理器也能大幅提升3D V-Cache容量的话,用武之地会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目前的AMD V-Cache版处理器对日常应用性能提升不大,只在游戏这种应用场景中效果明显,只有游戏玩家会为之买单,用户相对小众。如果有一种方案,可以让非游戏玩家也可以从V-Cache版处理器中受益,那么AMD V-Cache版处理器的销量会更高,前景更光明。

但是真要实现达到这种效果,并非只需简单地堆料加大V-Cache容量这么简单,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发热问题等等,要知道消费级处理器体积比商业级的小很多,发热问题更不易解决。至于AMD是否会采纳,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演进,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