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冬流行疾病

中医预防

最近因流感导致肺炎、发热的病例明显升高。针对这一现象,新泰市中医医院组织专家讨论中医预防治疗的办法,希望可以帮助广大市民更好的了解、处理这一类疾病。

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疾病预防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根据季节特点改善饮食起居,扶助正气,让自己身体棒棒,可以抵御外邪。秋冬之际,天气转燥转寒,容易出现肺燥的问题,加之饮食不当,如过食辛辣,油腻,内热丛生,外忧内患,容易发为最近常见的咽干,咽痛,咳嗽,口臭,便秘,甚至发热等问题。

中药预防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泰市中医医院为帮助广大新泰市民预防疾病,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新泰市地域、气候特点,为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制定中药预防方剂。

1

幼儿

方剂)秋梨膏/清肺膏配合儿童健脾益智膏

小朋友稚阴稚阳,预防过程以护为主,膏方温和,适合小朋友体质,同时膏方口感好,小朋友接受程度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小学阶段(以体重25公斤为标准加减)

(方剂)荆芥5g防风5g大青叶9g板蓝根6g陈皮6g茯苓9g焦山楂6g炒麦芽6g鸡内金3g山药9g

小学生年龄小,体质偏颇少见。主要以健运脾胃,防止脾胃积食生热;配合可以抗病毒的中药,帮助孩子抵抗外邪。内外兼顾调理,帮助小学生度过流行疾病高发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初中阶段(以体重50公斤为标准加减)

(方剂)葛根15g黄芩6g炙甘草3g陈皮5g茯苓9g鸡内金5g山药10g北沙参10g连翘3g蝉蜕6g薄荷9g生姜3片

初中生因为之前的饮食问题,已经出现现在孩子常见的脾胃运化弱,积食生热状态,所以到秋冬季,内热外燥容易生病。初中孩子病情偏重,缠绵不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高中阶段(以体重60公斤为标准加减)

(方剂)葛根20g黄芩9g炙甘草5g炒白术6g鸡内金9g山药12g桑叶18g菊花12g生栀子5g淡竹叶12g竹茹12g薄荷10g生姜3片

到了高中,随着年龄增长,脏腑渐壮。但是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聚集程度高,也容易感染疾病。配方上清心润肺,下清荡肠胃。上下同治,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成人(以体重60—70公斤为标准加减)

(方剂)葛根30g 黄芩12g 连翘5g 炙甘草5g炒白术6g 荆芥9g防风9g生黄芪12g 知母3g苦杏仁12g蝉蜕9g薄荷12g生姜3片

成年人,虽然身体盛壮,但是体质偏颇已经存在。以玉屏风提高抵抗力,配合清理三焦之邪的中药,顺应脏腑生理,扶正御邪,守护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老年人(以体重60—75公斤为标准加减)

(方剂)石斛12g 桑叶12g 菊花12g 苦杏仁12g 浙贝母6g 竹茹12g、生姜3片 牛蒡子12g 仙鹤草15g薄荷10g生姜3片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大多已伴有基础性疾病。这时阴阳失调,更易感邪,并出现重症。用方调护阴阳,轻解平和,更适合老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此方根据这段时间多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群体质制定,可能不适合特殊体质的人群,服用后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立即停药及时就医;

2、预防疾病或者服用中药期间一定要忌口,禁服牛羊肉、狗肉及辛辣刺激、生凉食物;忌服油腻、水煮/荷包鸡蛋、牛奶;

3、此方可作汤剂,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可作代茶饮,每日一剂,可焖可煮,至500-1000ml;可制作膏方;

4、根据此次疾病特点,根据孩子身体状况方剂中可加秋梨、蜂蜜、冰糖;

5、此方清凉润肺,有可能引起轻微腹泻;

6、不适随诊。

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功法锻炼:八段锦

双手托天理三焦——增强体质、增加心肺功能

调理脾胃需单举——调理气息、宽胸化痰

背后七颠百病消——疏通经络、祛风散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穴位按摩

(1)按揉合谷穴——镇静止痛、清热解表

(2)揉擦迎香穴——疏风解表、通利鼻窍

(3)按揉风池穴——疏风解表、醒脑安神

(4)按揉足三里穴——增强免疫、调理脾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小儿推拿

(1)揉大椎穴、揉一窝风

功效:温阳益气、解表清热。

(2)清肺经、清天河水、揉涌泉

功效:宣肺解表、清热滋阴、补益肾气。

(3)补脾经

功效:健脾益气、补益气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饮食有节

每日三餐规律进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多样,保证谷类、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多饮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起居有常

生活规律,注意休息,夜卧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物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和节气保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勤通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

劳逸有度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坚持体育锻炼,可选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功法锻炼,或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增强御邪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情志畅达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调畅情志,加强情志疏导,使气机顺畅,以改善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情绪。通过读书听音乐,并配合体育锻炼,也可以通过静坐或静卧,使精神清宁,病气衰去,身心健康。

8

防御香囊

桑叶12g菊花15g桂花15g干姜5g紫苏叶12g厚朴12g佩兰12g 藿香12g薄荷12g

上药微末,加入药袋,放入香囊内,至于身旁或枕旁,两周左右更换一次。(过敏或其他不适停用,严重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咨询电话

谢文静:15853831105

朱琪:1766026639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稿|宣传办

编辑|杨蓉

责任编辑|展光保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