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舰首任舰长曾这样评价瓦良格号航母:

虽然这艘航母从停工到拖回国内已经过去了十年有余,并且期间没有做过任何防锈处理,但在中国进行改造后,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消除锈迹的特种钢如同崭新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舰首任舰长张峥】

在经过相关测试检验工作之后,仍旧能够保持相当高的水平,苏联的工业基础之强大,让人佩服。

你可能很难想象当初苏联在建造航母的时候使用的特种钢材质有多好,来看看辽宁舰你就能够知晓一二。

航母钢材标准究竟有多高

对于一艘航母来说,首要的一点就是抗揍,至少不能被普通的炸弹、导弹轻易击沉,这就要求钢材的强度足够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美国已经退役的小鹰级航母为例,上世纪美国对“美国号”进行了航母击沉实验,在过程中,投入了包括反舰导弹、航弹、高爆炸弹、烈性炸药等武器。

前前后后打击了25天,航母才缓缓沉没到海中,要知道小鹰级航母仅仅是美国不屑用且已经退役的款型。

现代化的尼米兹级航母和福特级航母的钢材质量只会更好,这也让大家意识到,一艘质量真正过硬的航母标准究竟有多高。

抗揍是一方面,航母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其钢板还容易遭到海水的侵蚀,这就需要特种钢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受腐蚀的海上战舰】

不可否认的是,航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涂抹上一层防腐蚀的特殊涂层,但这种涂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说钢材本身没有耐腐蚀性的话,再厚的材料涂层都是徒劳的,一艘航母服役年限也不可能有50年之久。

辽宁舰的标准也是如此

还有,航母钢材必须有足够强大的耐高温性,尤其是甲板那一块,因为舰载机经常在舰面起飞,其尾部喷射出的火焰可以高达上千度。

钢材耐温性太好了也很尴尬,毕竟在前期的时候是需要熔炼的,钢材需要的温度越高,熔炼的效率也就越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备从甲板起飞的歼15舰载机

此外,航母钢材不是说一小块一小块拼接而来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技术人员会尽可能的减少拼接,来增加航母的抗揍能力。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算拼接的工艺再好,能有人家整块轧出来的好吗?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建造大型航母的时候,尤其是像福特级这样的10万吨级别航母,需要足够大的轧钢机,此类轧钢机的建造技术难度大,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造出来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像之前我们说的这些要求,都可以通过加厚钢材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是,航母钢材不能太厚,否则它组装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移动磁场,前期的消磁技术压都压不住。

强大的磁场会导致航母内部的电子设备异常,像雷达等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航母就和海上移动的棺材板没有区别了。

一般来说,航母的甲板钢材厚度仅有80毫米,可能也就一个成年人竖起的食指长度宽。

钢材最厚的位置在航母的指挥中心,最大厚度可以达到330毫米,船体水下部分厚度在150到200毫米之间,主要是为了防止鱼雷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所有的因素下来,这就使得航母钢材的研发工作变得异常艰难。

大家别看人家印度有自己的航母,但特种钢全是从国外进口的,整回来拼接到一起,省时又省力。

可我们改造瓦良格号的时候完全不同,虽说苏联已经打造好了绝大部分的雏形,但还有很多细节之处还需要完善。

中国攻坚克难

但是经过中国技术人员的攻坚克难之后,终于是在钢材的技术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摆在中国面前的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就是引进俄罗斯的特种钢,以此来完善辽宁舰航母的工作。

这也是当时更多人同意的一种方案,因为很多专家在实地调研瓦良格号之后,都被苏联的强大工业给震撼到了,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实力研发出这种特种钢

但这种办法无疑是下下策,毕竟特种钢的成本极为昂贵,中国那个时候手头又不是很宽裕,难免会给经济带来极大的负担。

那么剩下的就是第二种办法,按照美国HY100和HY80两款特种钢的标准,来研发中国自主生产的特种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追求海军建设的时候,是非常需要独立自主技术的

我们今天或许能够从俄罗斯进口,但几十年、上百年之后呢?

谁也说不准未来中俄关系的走向究竟如何,我们当然希望中俄友谊长存,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总是好的。

对此,中国航母特种钢的技术研发就重任交付到了鞍钢集团身上,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钢铁生产企业,国家也相信他们能够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接到任务之后,技术人员24个小时都睡在厂里,紧紧追踪生产线,生怕哪个环节的质量不过关,每天也就睡三四个小时。

经过不懈的努力,鞍钢集团终于是研发出了具备修复瓦良格号能力的特种钢材。

在2009年的时候,鞍钢集团生产的200吨航母专用特种钢正式交付,有了技术的支持,辽宁舰在3年后就进入到解放军部队服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针对钢材技术的攻坚克难,打开了中国造船工艺的大门,如今国内超过90%的船舶钢材产品都可以自主生产,真正实现了国产高端钢材自由!

参考资料:

【1】央视网:《厉害了!国产航母核心材料曝光,世界领先》

【2】澎湃新闻:《为什么航母这么难击沉?甲板到底有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