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由秦始皇嬴政建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花了十年时间先后灭掉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完成统一大业,于公元前221年即皇帝位,然而仅仅过了14年强大的秦帝国就轰然倒塌。那么这14年中究竟发生了哪些大事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21年 秦始皇称帝

时间:公元前221年

对象:嬴政

事件: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终于完成统一大业,以此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首创“皇帝”称号,并宣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影响:从此以后“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21年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时间:公元前221年

对象:秦朝

事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在全国范围内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含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等。

影响:彻底打破了自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从制度层面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20年 秦始皇第一次巡游

时间:公元前220年

对象:嬴政

事件:秦始皇巡游陇西、北地(今甘肃东部、宁夏一带),到达鸡头山(今甘肃崆峒山),最后经回中(今甘肃回山)返回咸阳。

影响:荣归故里,慰藉秦人先祖,告诉他们秦国已完成统一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20年 修筑驰道

时间:公元前220年

对象:秦朝

事件:秦始皇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东方大道由咸阳出函谷关,沿黄河经山东定陶、临淄至成山角;西北大道由咸阳至甘肃临洮;秦楚大道由咸阳经陕西武关、河南南阳至湖北江陵;川陕大道由咸阳到巴蜀。

影响:促进陆路交通发展、文化交流以及民族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9年 修凿灵渠

时间: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4年

对象:秦朝

事件: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前后历时五年,终于凿成灵渠。

影响: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朝统一岭南提供后勤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9年 秦始皇第二次巡游

时间:公元前219年

对象:嬴政

事件:秦始皇巡游东方郡县,登峰山、泰山,封山勒石刻碑,歌颂秦军和自己的功德。

影响:巩固原六国旧地的统治。封禅泰山,告知上天如今已改朝换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9年 南征百越

时间: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0年

对象:秦军屠雎、赵佗、任嚣;雒越军译吁宋、桀骏

事件:秦始皇集结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南征百越。共有三次战争,主要是秦军和雒越军的战争。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屠睢率军攻击闽浙与岭南;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任嚣和赵佗率军攻击岭南;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赵佗率军攻瓯骆地区。

影响:秦朝将百越之地纳入版图,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两广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8年 秦始皇第三次巡游

时间:公元前218年

对象:嬴政

事件:秦始皇巡游了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由于途中遇到张良刺杀,故很快返回。

影响:张良刺杀失败后遭受巨大打击,褪去了年少的冲动,开始潜心休学,为日后帮助刘邦平定天下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5年 秦始皇第四次巡游

时间:公元前215年

对象:嬴政

事件:秦始皇向北而去,从潼关过黄河去山西,到了河北邯郸,东抵秦皇岛。出了山海关,到达辽宁绥中海滨。回途内蒙古,经陕西榆林、延安,回咸阳。

影响:震慑了北境原六国百姓,加强了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5年 北击匈奴

时间: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13年

对象:秦朝;匈奴

事件: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攻占了河南地(今内蒙古境内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占据阳山(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设九原郡。之后筑起“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

影响:制止了匈奴对中原的抢掠,修筑的长城成为后世中原王朝两千年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要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3年 焚书坑儒

时间:公元前213年-公元前212年

对象:嬴政;方士

事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众大臣都在称颂秦始皇的武威盛德,唯有齐人淳于越劝谏秦始皇要实行分封制,结果遭到丞相李斯驳斥。事后李斯建议秦始皇废止诸子、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后,秦廷便开始没收民间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然后统一焚毁,如此百姓便无法通晓古事,也就无法借古讽今,这就是“焚书”的由来。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等人求取仙药失败后便开始私下说秦始皇坏话,之后更是携带求药巨资出逃,秦始皇得知后大怒,立刻将咸阳城内的数百方士活埋,这就是“坑儒”的由来。

影响:加强了对百姓的思想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不利于创新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1年 荧惑守心

时间:公元前211年

对象:秦朝

事件:一颗陨石落在东郡,有百姓在上刻字曰“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听闻后派御史到当地逐家审问,可无一人承认,最后干脆将陨石附近的百姓全部诛杀,并焚毁了陨石。

影响:进一步丧失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0年 秦始皇第五次巡游

时间:公元前210年

对象:嬴政

事件:秦始皇出巡,先后到达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巡游至平原渡(今山东德州平原县)时秦始皇突发恶疾,自感时日无多,连忙下旨让扶苏回咸阳主持自己的葬礼,但圣旨还未发出就驾崩了。

影响:给了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10年 沙丘之变

时间:公元前210年

对象:赵高、李斯、胡亥

事件: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突发恶疾,留下让扶苏回咸阳的遗诏后就于沙丘行宫驾崩。但扶苏此时还在戍边,赵高把遗诏扣了下来,并与李斯密谋篡改了遗诏,拥立同行的秦始皇第十八子嬴胡亥继位。

影响:秦二世上位后实行暴虐的统治,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对象:陈胜、吴广

事件: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但因在大泽乡遭遇大雨而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按律该杀。陈胜、吴广遂一不做二不休,杀死了押解戍卒的军官,率众起义,打响了反抗暴秦统治的第一枪。

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为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武装反抗残暴统治开创先河。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朝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09年 斩蛇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对象:刘邦

事件:刘邦在丰西芒砀山泽斩白蛇,自称赤帝之子,率众起义,反抗暴秦统治。

影响:为后来刘邦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打下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08年 巨鹿之战

时间:公元前208年-公元前207年

对象:项羽;章邯、王离

事件:项羽率领数万楚军与秦朝将领章邯、王离率领的四十万秦军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展开大战,项羽破釜沉舟,击溃数倍于自己的秦军,秦朝主力尽丧。

影响:确立了项羽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07年 漳污之战

时间:公元前207年

对象:项羽;章邯

事件:项羽率军在漳水(即今河北境内漳水)、污水(漳水支流,位于今河北临漳附近)全歼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迫使章邯投降。

影响:秦朝损失最后一位名将,大厦将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07年 赵高谋反

时间:公元前207年8月

对象:赵高;胡亥

事件:章邯投降后胡亥寝食难安,表达了对丞相赵高的怀疑与不满。赵高遂萌生弑君政变的想法,与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商议完对策后就派阎乐去望夷宫将胡亥逼杀。随后把子婴扶上君位,并去除帝号,只称秦王。

影响:秦朝统治迅速崩溃,子婴无力回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07年 子婴除赵高

时间:公元前207年8月

对象:子婴;赵高

事件:子婴深知赵高的狼子野心,与儿子和心腹商议了除掉赵高的对策。斋戒五日后,称病不去登基,赵高数次派人来请都无果,遂亲自前往子婴住所。子婴趁机将赵高诛杀,并诛灭赵高三族。

影响:子婴夺回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207年 子婴投降

时间:公元前207年10月

对象:子婴

事件:刘邦率军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攻下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并派人劝降秦王子婴,不少大臣纷纷叛秦归降,子婴见大势已去,便携带传国玉玺和兵符到刘邦军前请降。

影响:秦朝灭亡,各方势力逐鹿中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