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街头,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地铁站、巴士站、商场外,拿着一包包纸巾叫卖,艰难养家糊口的老人们。

不久前,椰子刚刚才写过文章,讨论过这一“新加坡独特的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东方日报

这些卖纸巾的安哥安娣们,大多是迫于生活无奈只能靠卖纸巾赚得微博的收入维持生活。

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想要选择走这条路。他们的选择充满了无奈......

卖纸巾的他,充满了无奈

在新加坡某地铁站外,椰子见到了这位在新加坡卖着纸巾,依旧租着房子的老人。

他龟裂的面容上满是沧桑的痕迹,他的故事异常曲折,但他似乎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

这位连椰子都不知道姓名的安哥,自述他已经来新加坡很久了。

他说,自己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在这里安了家,一住就是几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新加坡住了很多年,但是他至今仍然不是新加坡公民。

没有公民的身份,也就意味着他得不到新加坡政府提供的补助,只能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仅是拿不到补助,来新加坡几十年,他一直都没有资格购买组屋。

这些年,只能“蜗居”在新加坡政府提供的租赁组屋内生活。

每个月,他要交350新币的租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糟糕的是,因为没有能力租下整间房屋,看起来已经七老八十的安哥,只能睡在客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及未来,安哥似乎相当迷茫。

他说,自己现在没有护照,哪都去不了。他无法离开新加坡,也去不了马来西亚。

看样子,他的余生只能和新加坡绑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老,对他而言是个奢侈的想法。

他也不愿意回马来西亚,因为“父母都离世了,那里没有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蹉跎一生,他的感情之路也不顺利。至今也没有生下个一儿半女照顾他帮衬他。

他说,自己有个妻子,但又不是“真的是自己的老婆”。

听起来,是他的妻子在前夫过世后跟安哥生活在一起28年时间,彼此之间早已认定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安哥的这段真挚的感情却没有得到最重要的人的祝福。

当他的“妻子”因病需要去马来西亚看病时,不被“妻子”的女儿理睬,也不愿意与他相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妻子”因癌症去世后,安哥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了家人,孑然一身。

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安哥现在似乎也想得很开,能够身体健康安安稳稳度过余生,是他现在唯一的愿望。

临分别时,安哥由衷地露出了一抹慈祥的微笑。

这也是椰子在这短短几分钟采访时间内,第一次看安哥露出了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则视频,已经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不少网友都说,安哥的困境来源,还是在于他没有“身份”。

一名似乎是了解一些内情的马来西亚网友说,当时这位安哥的父母应该是忘记向马来西亚政府提供所谓的“报生纸”。

因此,安哥的身份无法被马来西亚认定,加上他现在父母都已经过世,就更难证明安哥出生在马来西亚,理应是马来西亚公民的事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说,这也可能是安哥在年轻时候错过了入籍马来西亚的时机。

现在,他们成为了一群“没有国家接受的孤魂野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网友的留言评论,椰子猜测,这位安哥正是个新马两地一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 无国籍人士”。

新加坡“无国籍人士”的困境

2021年4月,新加坡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透过书面答复坦言,截至2020年11月30日,新加坡一共还有1109位无国籍人士!

其中的76%无国籍人士,都有新加坡永久居民PR的身份,他们能够享受PR在住房、医疗、教育上的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没有国籍的他们没有护照,基本上无法离开新加坡。需要出国旅游/公干时,他们必须向当局申请一份名为Certificate of Identity(CI)的书面证明。

CI一般一年就要更新一次,且并不能被当作护照使用。因此,这些人出国时必须申请签证。(而有些国家如美国就完全不承认C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I示意图,图源:PaperToTravel

而每当无国籍人士申请永久居民或公民权,移民与关卡局都会依据一系列事项,审核每份申请。

这些事项就包括:无国籍人士在本地居留的时间、家庭背景、经济贡献、学历、年龄,与本地人的家庭关系等等。

移民新加坡都知道条件严苛,对于很多学历不高、经济贡献不高的无国籍人士来说(比如椰子采访的安哥),真的很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Medium

成为无国籍人士的原因有很多。

有些人是被新加坡政府剥夺了公民身份(比如南洋理工大学创办人陈六使)。

而有的人尽管在新加坡出生,但碍于父母都不是新加坡公民,父母也未能为孩子申请祖国的公民权,而为此成为无国籍人士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完成从“无国籍人士”到“新加坡公民”的跨越。

2019年,新加坡本地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一名52岁的男子,苦等50年后,终于获得了新加坡公民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早报

引述新加坡武装部队的《国锋报》("Pioneer")杂志消息,这名名为亚历山大的男子,是在新加坡本地出生的,但他一出生就是无国籍人士。

据报道,他的父亲是波兰海军军人,母亲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护士。他的父母两人在是樟宜监狱相遇,并之后在新加坡定居的。

然而,由于父母沦落监狱,失去了外国国籍,因此双双被归类为无国籍人士......出生于新加坡的亚历山大,从小也就跟着无国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示意图

不过,在成长过程中,亚历山大曾有机会获得新加坡公民权。

当时,他曾完成了两年国民服役,有资格申请新加坡公民(基本上这时候申请是十拿九稳的事),但因为他当时想和姐姐姐夫移民去澳洲,结果就错失了机会......

直到2017年,他才终于圆梦,结束了几十年的等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Todayonline

但是,像亚历山大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多,不是谁都像他一样幸运。

新加坡本地媒体AsiaOne曾经报道,一些无国籍人士,特别是犯罪的无国籍人士一直处于“艰苦斗争中”。

无国籍带来的身份认同问题,是让一些人走向犯罪的其中一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AsiaOne

化名Keith Loh的这名36岁卡车司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年轻时的身份疏离感导致了他犯罪和吸毒。

他的父亲是新加坡人,母亲是永久居民,但因为他是非婚生育的子女,出生后他就是无国籍人士。

小时候,他说他的祖母曾多次带他去移民局,但都被拒绝入籍。

“之前我想再完成兵役后,我会得到一张粉红色的身份证(公民权),但这并没有发生。”之后,由于无法保住工作,他四次进出监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示意图,图源:TNP

他很难对新加坡建立起认同感,但他也无处可去。

“每次接受采访时,别人都会问我是不是马来西亚人。但我一生都住在这里,我甚至都没有去过马来西亚!”

谈到身份问题,Keith Loh很是无奈。但现在他也只能继续等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CNA

对于那些没有PR身份的无国籍人士来说,在新加坡生活就更加艰难了。

他们不可以直接在新加坡工作、读书,只能符合在本地停留的年限等条件申请特别准证。他们也无法申请政府组屋,尽管生在长在新加坡,却要靠租赁房屋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国籍人士上学申请的特殊准证,图源:Todayonline

而等他们老去之后,养老问题也是一大难关。因为没有国籍,他们的医药费很可能需要依照外国人的收费标准。

而外国人在新加坡看病,是出了名的贵。如下图所示,17000多新币的医药费,政府会补贴11000多新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FB@Singapore Matters

其他针对公民的补助,这些无国籍人士也是没份的。

根据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一对退休的公民夫妇(需满足年龄、住家环境等其他条件)可获得6500新币的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MOF

还有新加坡政府最新推出的健康SG计划,受众群体是所有“本地居民”。很大概率,这些没有身份的无国籍人士也会被排除在外。

新加坡人力部为老人能够重新就业提供的“年长员工就业补贴计划”,看起来这些人也是无法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早报

这些年,政府逐渐加大对老年人养老人投入,在新加坡养老其实并不难。

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没有公积金的他们,一旦年轻时候存不下钱来,那到老就很可能只能像椰子采访的这位安哥一样。

他们只能做着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赚得微博薪水只为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