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奶妈不容易,不仅要喂孩子,还要替主人做件难为情的事

孩子是国家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延续,社会上此前有“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标语,作为祖国花朵现代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国家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发展义务教育,希望每个人都有书读有学上,让学生向好方向发展。

古代也不例外。封建社会里也十分看重宝宝,平民生孩子之后自己喂养,皇室贵族却有个规矩,不能由产妇直接喂养而是要挑选乳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乳母,就是专门喂养孩子的下人,受男尊女卑思想和一夫多妻制的影响,古代一个家庭里丈夫用几个小妾后院女人众多,生产又是一件极其耗费体力和时间的活动,可能在这期间丈夫注意力就被其他女人分去,自己失宠。

尤其是在皇室贵族中后宫女人众多,稍有不注意可能就孤独下半生,而且抚养孩子容易身材走形,同样是失宠警告,于是有了乳母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门喂养孩子的乳母也有门槛,一般普通人家不需要也请不起,皇室贵族讲究多。能够进去工作的都比较优秀,要求也高。

首先就是身体健康,乳母每天都要和婴儿有肢体接触,若是身体有传染性疾病,孩子本身抵抗力就弱很容易患病夭折。

第二是家底清白,贵族家底大仇人、政敌也多,如果没查清楚就让对方来到家中出了事情得不偿失,最后一点是生过孩子有哺乳经验,称职的乳母要兼具以上三点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内,她们不仅要喂养孩子,还要替主人做件难为情的事情。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人乳,气味甘平,有补脾益肾之功效”,所以乳母不仅要喂养孩子还要为主人提供乳汁。《宋书·何尚之传》中记载何尚就用乳汁治好了病,“饮妇人乳,乃得差”,古人将此当作秘药。

《外台秘要》里说“芥子捣碎,以人乳跳河,绵裹塞耳,差”,人乳还能治疗耳聋的疾病,更加受人追捧,尤其是贵族中人,他们有钱有权有能力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书·任敖传》里就提到汉文帝丞相张苍的故事,“苍免相后,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妻妾以百数,尝孕者不复幸,年百余岁乃卒”。丞相年迈嘴里的牙齿都掉光,妻妾怀孕后就不再宠爱,每天都以乳汁为食物,活到一百多岁。

以小窥大,可见古代皇室贵族的行为。

如果喂养的孩子成为皇帝奶妈身份也水涨船高,汉安帝就是如此,他从小由乳母喂养长大与其非常亲近,登基后乳母被封为野王君。由于亲生母亲不能亲自抚养孩子,乳母就承担了母亲的角色,很多小皇帝与她的关系比亲生母亲更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顺治皇帝一心想要御驾亲征,满朝文武劝说都不管用,母亲气得拂袖而去,乳母劝说一番令他打消了念头。

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乳汁对孩子是佳品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顺利成长,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远远不能满足营养需求,他们只是猎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