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观网援引美国动力网站“战区”栏目的一篇报道,为加速推进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的开发工作,美国海军向波音公司提供了3600万美元的额外拨款。此前在2021年6月,MQ-25已经完成了其首次空中加油测试,12月份完成了甲板测试,按照原定计划将于2022年秋季向海军移交第一架工程制造和发展(EMD)样机,2023年初完成首次航母起降,2025年形成初始战斗力(IOC)。但近两年来MQ-25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目前还卡在移交EMD样机阶段,形成初始战斗力更是遥遥无期。

(MQ-25在测试中与F/A-18进行“伙伴加油”)

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是美国海军的下一代专用加油机,也是舰载机联队无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美国海军的指标,MQ-25要能在500海里(926千米)的距离上为舰载机提供1.4万磅(6.35吨),最好能提供1.6万磅(7.25吨)的燃油,此外还包括一些ISR能力作为辅助手段。在外形上MQ-25采用了一系列隐身化设计,如背负式进气道、外倾V型垂尾、特殊处理过的尾喷口,不过MQ-25主打的并非隐身性能,洛马公司的无尾飞翼方案叫隐身化加油机更加合适。

美国采购MQ-25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解放以“伙伴加油”客串临时加油机的F/A-18,二是为舰载机延长作战半径以适应亚太的作战环境。因空间限制,航母上通常都没有较大型的专用加油机,往往都是由舰载战斗机挂载加油吊舱以“伙伴加油”的形式来实现。根据统计,美国海军现役的544架F/A-18舰载机中,有20%至30%在执行“伙伴加油”任务,这导致F/A-18机队的妥善率大幅下降,机身寿命快速消耗。MQ-25的出现则可以从加油任务中彻底解放F/A-18,而且MQ-25并不会占用航母舰载机联队的编制,不会造成舰载机数量的减少,等于额外扩充了加油能力。

(三分之一的F/A-18将机身寿命浪费在了客串加油机的时间上)

近些年来美国一直在推行和中国“高端冲突”的重返亚太/空海一体战略,其核心思想就是以岛链战略为基础,反制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主导亚太地区的主动权。为给防御解放军火箭军远程打击留出足够的预警时间和空间,美国航母必须尽量远离第一岛链,将主要的前进基地放在第二岛链,但这又会拉长与预设战场的距离,对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说关岛距离最近的第一岛链节点日本有3000千米,距离美国在亚太的预设战场基本在2500千米以上,从关岛起飞的陆基战斗机哪怕是带上副油箱也难以保证足够的作战半径,必须有加油机进行中继空中加油。

(为了避开中国的导弹打击,美军航母必须避免在第一岛链作战)

航母虽然可以靠更近,但仍需要1500千米以上的距离来躲避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打击,无论是F/A-18还是F-35,都不具备如此大的作战半径。但使用陆基KC-135、KC-130等加油机存在着两个较大的问题,一是无法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加油机在指定空域值班,二是加油机是极易遭打击的高价值节点,尤其是面对拥有五代机歼-20加“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中国,美军加油机的生存性非常堪忧

(加油机是战争中首要打击的高价值目标)

而MQ-25则可以较大程度的解决这两个问题,根据美国海军的相关数据,一架MQ-25可以使两架F/A-18或F-35增程45%至50%,每艘航母携带的5架MQ-25就可以保证有2架在指定空域值班。而且无人化的MQ-25成本比有人加油机要低的多,尽管当前阶段的报价仍然接近1.5亿美元,但进入量产阶段后就会降下来,主要的成本优势体现在使用成本上,人员培训、维护保养、损失成本都比有人加油机要低得多,更加适合航母的作战环境。紧跟MQ-25之后,美国航母舰载机联队也将迎来无人化改革,近60%的舰载机都要改为无人机,MQ-25作为航母无人化的第一员,也是非常值得长期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