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分满洲、蒙古、汉军,从政治地位上来看,通常都认为汉军八旗的地位最低。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确切地说应该是在乾隆朝开始,随着汉军大量出旗,汉军旗的地位才得以削弱的。
关外时期汉军旗的地位很高
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汉军”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天聪八年,此前汉人军队有另外一个名字——汉兵。汉兵正式形成一个固定组织,至迟不超过天聪四年,当时汉兵共有六个甲喇,丁壮3万余人。
天聪七年正月,开始出现“旧汉兵一旗”的说法,当时后金的军队编制,共有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旧汉兵一旗。
天聪时期的汉兵,是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主要装备的是明军的火器。天聪五年后金开始大规模地铸造“红衣大将军炮”以对抗辽东明军。红衣大炮的铸成,不仅在八旗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直接促成了汉军旗的诞生。
当年的正月二十一日,红衣大炮铸成不久,皇太极便命佟养性总理一切汉人军民事务。这样,汉兵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组织,同时也具有行政、司法、社会等职能。
崇德二年,皇太极将原先的“旧汉兵一旗”正式分为两旗,左翼以石廷柱为固山额真,右翼以马光远为固山额真(这一时期佟养性已去世),并照满洲八旗例编定牛录。汉军两旗成立后,马步兵近万余人。
两年后即崇德四年,汉军两旗又分为四旗,以马光远为两黄旗属下汉军固山额真,石廷柱为两白旗属下汉军固山额真,王世选为两红旗属下汉军固山额真,巴颜为两蓝旗属下汉军固山额真。
到了崇德七年,汉军四旗最终分为八旗,分别以祖泽润、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李国翰为各旗固山额真,至此,汉军八旗制大体完备。
汉军八旗成立后,与满洲、蒙古一样,皆是关外时期的重要作战部队,基本上没有主次之分,汉军八旗也几乎参与了每一次大战,并立下显赫的战功。事实上,在八旗内部,满洲贵族也没有把汉军旗当成外人,从来都是一家人。
汉军八旗成立之初,有一个问题还是需要说明一下的。当时汉军旗人的旗籍带有双重性,他们既是汉军旗人,同时又是原属满洲旗人。以马光远来说,他向皇太极汇报工作时,都说自己是“满洲正蓝旗总兵官”。这也说明当时的汉军旗人仍认为自己是满洲八旗的一份子。
我们在讨论关外汉军八旗的时候,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关外的汉军八旗满洲化倾向很浓,甚至可以认为入关前的汉军旗人的民族成分就是满洲人。
入关后汉军八旗的地位
清初时期,汉军八旗与满洲贵族集团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入关统一中原的过程中,汉军八旗涌现出了一大批军政人才,尤其是武将,他们在满洲社会中地位极为优越,获封的爵位也很高。
相反,那些汉族文臣的待遇就要低得多,比如皇太极时期的几个重要人物,如宁完我、范文程、鲍承先等,他们的世职不过是三等梅勒章京,远远比不上汉军武将。
入关后,为了让旗人保持尚武传统以及弓马骑射,朝廷规定他们不能种地,也不能经商,只能当兵。不管是满洲、蒙古、汉军旗人,他们似乎天生下来就是当兵打仗的。所以朝廷为此也出台了很多经济措施,当兵的可以领取俸禄,家属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而且只要是有旗籍,在经济待遇方面是没有差别的。
到了康熙中期以后,八旗内部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汉军八旗的政治地位略有下降。这一时期,朝廷出台了很多的制度,尤其在官制方面有了诸多的规定。
清代的编制岗位叫“缺”,朝廷在制定官缺的时候,就分为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不同出身的官员在任命上是有很大限制的。通俗地讲,满洲八旗的人可以担任所有官职,蒙古八旗除了满洲缺以外都可担任,以此类推,普通的汉人则选择的余地不大,很多岗位是没有资格铨选的。
乾隆以后,由于汉军旗人数量不断增多,而朝廷的供应又是基本固定的,所以就出现了旗人生计问题。为了维护满洲、蒙古旗人的利益,乾隆出了一个汉军旗人出旗的措施。
乾隆中期,汉军人口大约有45万左右,而最终能保留旗籍的,仅剩下22万左右,一多半的汉军旗人成为了普通的民人。说白了,这是在朝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牺牲汉军而维护满洲子弟的做法。
嘉庆时期,汉军旗人参与林清领导的白莲教里应外合进攻紫禁城,以及汉军旗人陈德刺杀嘉庆皇帝案的影响,此后势力一直很微弱。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即汉军两黄旗、正白旗,与满洲下五旗谁的地位更高?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估计多数人认为满洲下五旗的地位会高一些。实则不然,汉军八旗虽自成体系,但从归属上来讲,还是属于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自创建那天开始,最高的长官就是固山额真,而没有旗主这个说法。
旗主仅限于满洲,以正红旗而言,不管是蒙古、汉军,都要奉礼亲王代善一脉为旗主。由于满洲上三旗由皇帝亲掌,所以汉军两黄旗、正白旗的旗主也就是皇帝。
所以从旗籍上来说,汉军两黄旗、正白旗的地位略高于满洲下五旗,但这个差别不明显。所以我们看到清代上三旗的汉军旗人中,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出现,比如年羹尧、佟氏家族(一部分抬入满洲镶黄旗)、李永芳家族等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