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也想不到,知名打假人王海会把高校一个一直以来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没人明说的问题直接公布出来,安排学生以实习的名义,跟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克扣学生大部分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接触到账本分账明细的,还是学院老师离婚收拾东西发现,她没想到,自己离婚是为了自由,最后却成犯罪证据。

面对记者的采访,当事人躲起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校办工作人员称不知道此事,该老师已经离职。当地江西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去核实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全社会都知道的事,为什么学校不敢承认此事,当地教育厅也可能不知道此事,这个含糊的回答,难道是因为他们认为学生不会闹,家长不会闹?他们手中握着学生的命脉——毕业证。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里提到,这位记账的颜某是学院院长助理,她分到的赃款只有10%,其他大头的还有学院的各大领导、老师。

10%就有600万入账,那剩下的90%就是666.7万,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多老师都认为宁愿去中职院校当老师,也不想在公办学校教初中、高中生,原来里面的油水都滑到脚了。

每个学期安排一批学生去工厂打螺丝,名义上是去学习,实际上工厂流水线人人都可以完成。一边赚学费又赚学生的工资,还一整个学期不用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新闻周刊》上还提到,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5名老师曾与校外机构合作,从中谋取利益。

为什么现在培训机构喜欢跟学校老师合作,从两个角度去分析:

1、学生常年在学校,对社会了解少,加上没有社会经验,如果这个时候自己的老师推荐,会毫不犹豫的相信老师的话。

2、虽然父母都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老师好心介绍,中间会有一定的利益,可是自己的孩子在老师底下学习,根据中国人情世故,花钱各取利益。

现在不单是高校,小到幼儿园。父母都是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多受老师照顾,老师生日、节假日家长主动送礼慰问,太多了。

所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这个回答,太牵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大家只想知道,这样巨大数额的赃款算不算犯罪,不能因为离职了就推得干干净净,这个颜某的职位不低,学院院长助理,她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可能亲自去交接,只会是下达指令的那个。

大家都说学生的职责就是好好学习,对人情社会知道的越少越好,可是他们还没出社会学校就给他们上了一门课程。

前段时间天津助学金事件,大家为什么反应那么大,刚开始都是站在朱同学一边,认为学校暗箱操作,老师跟学生分账。

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为什么其他同学没有去捅破,他们还要在学校学习,关乎毕业证能不能顺利拿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种长久的问题,不只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要整顿就倒退20年查,太多的学校牵扯。

小编以前也是实习过来,不过不是去流水线,打着实习的名号,每天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有时候还要带资料回家加班,中间屁股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没离开椅子。

回到家只想葛优瘫,不想说话、吃不下饭,一个月下来的工资都贡献给了地铁费,吃饭钱还要问父母拿。

难道我们每天做那么多,一小时不值1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作为学生不知道,也想赚一份工作经验,毕业证也要拿,也需要就业栏那里公司一个盖章。

有网友就表示,不要那么计较,不就一个实习,难道大家都想闹大动静,拿毕业证的时候受阻。

这一点只是让你进入社会提前的一个小见习,出了社会还有更多你看不到的无下限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校为了毕业证,在社会为了生存,但是整个人也失去了活力。

一个人满脑子人情世故,社会那么多事情谁去完成。

之前看到一个帖子,为什么企事业里的员工上班那么累?

大家都知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时间是大家都羡慕的,每天朝九晚五,中间有3个小时休息,还有双休,平时节假日更是不用考虑加班。

但是那些刚考试进去的新员工表示很累,一篇文件稿几个人来审核,改了又改,最后用上的还是第一次写,一天啥事也没完成,就来回改。

学校就跟这个企业一样,你知道是一些无用功,但是你不能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日报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那个愿意把馒头分享给你的是爱情,那个有馒头却告诉你,他也在寻找,这是社会。”

那个老师告诉你,实习是去学习,没有工资拿,那是社会。

老师提前教你认识社会,学习社会经验,只是他们太贪,远远超过他们职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