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称,将对6个国家的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德国位列其中。在中德双边交往的历史中,这显然算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在对此事进行报道时,德国媒体会选择怎样的视角,并作出何种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德媒的报道看,德国各界对中国的这一举措表示欢迎。多家媒体均提到了德国驻华大使傅融在社交媒体X上的评论:“这一决定将使许多德国公民前往中国旅行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希望中国政府能够落实所宣布的措施。”

《明镜》周刊则援引了德国工商会(DIHK)外贸负责人沃尔克·特雷尔的说法称,中方取消短途旅行签证要求的做法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最重要的是,该举措将使得维护德国机器、确保‘德国制造’的质量、业务交流和保持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容易。”

特雷尔还在采访中表示,相关德国企业希望在试行阶段结束后,德国公民赴华的签证要求能被完全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REUTERS - Carlos Garcia Rawlins

中国为什么在当下的时机推出“免签”政策?对此问题,德媒报道也作出了多维度的解读。

多家德媒的报道一致认为,中国显然希望通过放宽入境规定来“提振旅游业”。例如,《时代》周刊即指出,此前严格的新冠防疫规则限制了该国旅游业的发展。报道称,疫情爆发后,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自我隔离”了多年;即使放宽防疫措施后,旅游业仍未达到疫情前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dpa

《每日新闻》也报道说,尽管中方自今年年初再次开放了边境,但外国游客迄今为止对来中国仍然“非常犹豫”;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签证的申请程序“过于繁琐”。

《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则认为,北京的单方面措施目的是为了“将游客和商人吸引到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中国”;同时,这还可以被视为中欧峰会召开前的一次“魅力攻势”——下一次中欧峰会将于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

《明镜》周刊的报道也指出,北京政府在“努力改善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imago

既然相关的免签政策是中方单方面的决定,也即意味着中国人前往德国及其所属的申根区仍然需要办理签证。《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引用了中国网友的疑问:“为什么中国人在欧洲不能免签?”

德国是否也应尽快对华实行免签,让中国人赴德时拥有对等的便利?对于这一点,上述德国媒体的报道均未置评。

(欧洲时报德国版蓝蒿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