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任二炮司令员

“九一三事件”后,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负责主持军委工作,军队建设才开始逐步走上正常的轨道。

1974年11月的一天,叶剑英元帅让办公室打电话到军委炮兵,通知我说叶帅在西山家里要接见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下电话,我就乘车直奔西山。汽车顺着长满开始枯黄的钻天杨的弯弯山路,向军委首长居住的西山住所疾驶而去。

我将车窗的玻璃摇了下来,将自己的视线投向远方。午后的秋阳摩挲着西山燕岭上的层林叠翠,经过一夜秋霜洗濯后的黄栌早已透体殷红,犹如一片红艳艳的晚霞尽染在山峰连绵的西岭上,凸现着当年皇家园林“金台夕照”、“玉泉垂虹”的绚丽景观。然而,“文革”以来反复的折腾、大好时光的流逝、党的事业损失,实在是叫人痛心!

经过几道门岗,因事先已报过车牌号,便一路在调整哨引导下开了进去,在叶帅西山寓所的雨檐下戛然停下。这时,叶帅的秘书早已循声迎了出来。

“向司令请!叶副主席在客厅里等你哩!”我在秘书的引导下,沿着铺着地毯的楼梯拾级而上。我刚踏进小会议室坐下,身材魁梧、满头银发、戴着眼镜的叶剑英元帅精神矍铄地走了进来,面带慈祥的微笑,一边伸出手来与我握手,一边说:

“守志同志,我已经等你多时了。”

“叶副主席好!”我向叶帅立正,行了个庄严的军礼。劫后重逢,自有一种激动涌上心头,不轻易动感情的我,泪水浸湿了我的眼睛……好一会儿我才开口说:“叶帅有什么指示?”

“守志同志,坐。到我这里来不必拘束和客气。”叶帅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用一口广东梅县口音说,“我虽说没当过你的直接领导,但是对你的情况还是清楚的。你当过旅长、师长和军长,做过导弹学院院长,又担任过一段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这些经历在我军高级干部中可是不多的。”

“叶副主席,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接触过导弹部队的事情了。”也许预感到叶帅话里的潜台词,我连忙解释说。

叶帅说:“这都是林彪干扰和破坏造成的,使许多老同志失去了正常工作。”

“当初就是林办一个电话,我就没有去成二炮。”

“二炮现在可是成了重灾区!”叶帅愤慨地说道,“派性严重,折腾过来,折腾过去。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居然在京西宾馆里开了七八个月,吵来争去,互不服气,我去拍了桌子才散会的,但是问题仍未解决。军委考虑再三,准备派你回二炮部队,仍然担任司令员。今天把你请来,一是想告诉我们的想法,二是想听听你对重新分配工作的意见。”

“叶副主席,我因受迫害与世隔绝七八年,学习、思想和认识上落伍了一大截子。”我一听要让自己重新出任二炮司令员,顿时愣住了,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便推辞说:“叶帅,我目前对新知识、新技术也不甚了解,恐难担当此重任,怕辜负了军委首长的厚望。不过我的身体还可以,要不让我到二炮当个副职吧,协助主官做好工作。”

“可我们觉得做二炮的军事主官,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叶帅又重申了自己的想法。

“这……还是请军委首长给我一段时间看看文件,熟悉情况吧。”当年战争年代一向在首长面前接受任务不打折扣的我,今天却犹豫迟疑了。毕竟,这是军委领导对我的信任和重托。但是,我又是一个直率认真又很负责任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不加考虑就接受的,即使是恢复原职这样的一件大事也是一样。

叶帅欲说又止,沉默了片刻,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你不要马上表态去还是不去,先回去考虑考虑再说好吧。”

“谢谢叶副主席的信任和关怀。”我站了起来,向叶帅行军礼告辞。

临出门前,叶帅又挥了挥手招呼道:“守志,你想好了,就给我回个话。”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告别了叶帅。

走出叶帅在西山幽深雅静的住宅区,已经是傍晚时分。

远眺苍穹,晚霞与西岭共舞,秋水与苍天一色。

“再回二炮当司令员。”耳边传来的悠长回声撞击着我的心扉。冥冥之中,我好像听见了深陷泥泽中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重新启动的号令,也觉得自己与二炮有着一种血脉上的特殊缘分。

或许这在别人眼里,无疑是一件恢复名誉、恢复原职、公平合理的事情,这也体现了党的政策。然而,我此时想的却是自己离开岗位几年了,不熟悉情况,会辜负军委领导的信任。

这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啊!我边看文件熟悉情况,边想,自己毕竟有8年时间排除在军队国防建设之外了,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加上对二炮多年来的情况不了解,心里没底,始终不能下最后决心。这大概是我一向果断性格中的一次例外,居然为再回二炮当司令员的问题考虑了长达4个月之久。

翌年3月25日晚,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胡炜给我打来电话,通知我说:叶帅说了,明天你就去二炮报到上班。军委已经决定了,你就执行吧!

上级的口气没有一点余地,自然不容我再考虑了。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8年前就应该到位的岗位,成为二炮唯一的两任司令员。当时,我的任职命令是以中央军委文件发布的,题目是《关于第二炮兵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通知》,

原文如下:

第二炮兵党委:

经毛主席、党中央批准第二炮兵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如下

向守志为第二炮兵司令员。

陈鹤桥为第二炮兵政治委员。

第二炮兵党委常委由下列9名同志组成,第一书记向守志,第二书记陈鹤桥……

中央军委

1975年8月30日

我与导弹打交道,一直是起步艰难:第一次担任二炮技术学院院长时,正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当第一任二炮司令员时,又遇上了“文革”。我这次重新走马上任,看来又遇上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

1975年正是共和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年头,毛泽东主席进入了多病的晚年,周恩来总理重病住在医院,邓小平同志一面艰难地主持工作,一面和猖獗的“四人帮”一伙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他面临着国内外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重重的困难和严峻的形势,以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魄与非凡的胆略,力挽狂澜,决心消除“左”的思想的影响,对“文革”以来所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

军队要整顿,工业、农业、文艺、教育和各行各业都要整顿。由毛主席和周总理提议,主持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邓小平深知,整顿全国各条战线中,军队的整顿尤为重要。

就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力和干扰,于1975年6月24日至7月1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距1967年4月的军委扩大会议已相隔8年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

7月14日,叶剑英和邓小平两位首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小平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军队整顿的任务》的讲话。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胆识和气度,尖锐地指出,由于林彪一伙的破坏,军队建设存在着“肿、散、骄、奢、惰”的问题,军队领导班子存在“软、懒、散”的问题,必须坚决克服。

小平同志还特别强调“派性在军队里存在是很危险的”,“这种现象是不能容忍、也不应该容忍的”。他还阐述了军队的编制整顿、体制整顿问题,军委的工作问题,整编中的干部问题,高级干部的责任问题;他还引用一位老干部说的话“雷锋叔叔不在了”,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的问题。

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军队整顿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抓住了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是解决军队建设问题的一剂良药,非常适时,非常正确,非常有针对性和预见性,是我党我军和我们国家在非常时期的英明决策。

小平同志这次重要讲话,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构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当时对恢复老红军优良传统和作风,排除各种影响战斗力的不利因素,坚持精兵原则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对今后军队质量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让我们看到了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我们这些刚刚恢复工作的老同志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我在会议结束后回到二炮机关,立即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了军委扩大会议精神,并组织大家结合二炮机关和部队的实际,深入讨论小平同志和叶帅的重要讲话。我们决心要把各级党委、机关和指战员的思想统一到军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小平同志和叶帅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我们遵照小平同志“还是从思想上解决问题牢靠”的指示精神,大力从思想整顿人手,树立党性,消除派性。

为了使邓小平和叶剑英两位首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二炮部队得到很好的贯彻,减少阻力,我在二炮机关进行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的同时强调提出:“多换思想少换人,换了思想不换人”,让犯了错误但愿意改正的同志打消了顾虑,不再为惧怕“穿小鞋”产生抵触情绪。

我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真的起了作用,使机关干部很快将思想统一到军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

与此同时,我将以前准备调二炮因“文革”动乱而耽搁的48名技术人员从炮兵机关调入二炮机关,充实了导弹部队骨干力量。其中的一名技术骨干还是当年与造反派一起整过我的专案组成员。我认为他这样一个导弹学院毕业的学员,不能因为与我的个人恩怨而造成学非所用,人才浪费。

此举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说我“搞山头”,带来自己的人。我听说后不为所动,我是出于公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心一意是为了二炮部队的发展。在我的心中,党的事业重于山,我从来不拉“山头”搞派性。我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和愿望,竭尽全力把中国的导弹事业尽快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