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殉葬,现在的人们应该都不陌生,毕竟现在我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去了解我们曾经的朝代所拥有的一些风俗。而殉葬,则是我们最难以接受的事实之一。
殉葬,其实指的就是一些达官权贵或是有皇家身份的人,在死去之后,为了在前往黄泉路上有个伴儿,所以常常会把一些器物、陶俑等死物或者是牲畜、人等活物跟着一起葬入墓穴。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下期故事更精彩[比心])
本来这些人的墓穴空间也大,因为现如今无论是考古亦或是盗墓得到的结果都是,墓穴内部既复杂又宽大,是足以容纳他们想要容纳的东西的。而在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剧集当中,我们都明白的是,殉葬这件事情,是何等的残忍。
用活人殉葬的历史可以往前追溯到商朝时期,可以说,目前考古工作发现的能够确定是商朝时期的墓穴,已经有不少的骨骼经过断定都是在活着的时候被送入了墓穴。
有时候,这些女子或者是下人根本就不愿意让自己的生命就这样在墓穴那种暗无天日的黑暗地带度过,所以他们就会奋起反抗,而最终的结果都是权压民,只落得了个衣衫不整的被强制送进去。
而在进入以后,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地活命,但一切不过都是徒劳罢了。因为墓穴不见天日,也没有任何的食物来源,要么就是被饿死,要么就是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创伤以后自生自灭,总之,全是惨状。
好在,到了秦朝以后,这种风气逐渐消失,陪葬的东西由木俑、陶俑等取而代之,再配上一些值钱的物件儿。就比如秦始皇,他的墓穴现在就位于西安,而那里,就满是各种类型的兵马俑。
然而,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在秦朝灭亡以后,用活人殉葬的风气又再一次死灰复燃,也不知道为什么,历朝历代的人总是继承下来了各种奇葩的内容,却没有能够好好地传承该有的盛世模样。
自从辽代开始,一直到清朝,活人殉葬的制度一直流行,就连一些为国发展献计献策的大臣也没能够幸免于难。可以说,这种风气让我们现在拥有新时代思想的人是无语凌噎。
直到康熙帝上位以后,他才真正是从制度上,根本性地废除了这一项制度。也是因为他的宽宏大量,才让这种惨绝人寰的制度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使得很多人多了一丝生的希望。
事实上,我们刚开始讲到的他们之所以要让人殉葬是因为他们想有个伴,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他们想让我们认为的罢了。而真实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们生前就在统治,死后,他们依旧放不下这种心理,还想着让一些人陪着他们下去,供他们所差遣。
可以说,目前已知的殉葬过程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女性。因为在古代,女性是没有多大的话语权的,正所谓,男尊女卑,男人在外面花天酒地,女人就只能困于那小小的一方天地,一旦你出来抛头露脸,就很容易被外人说闲话。而古往今来,被唾沫星子淹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所以,在丈夫去世以后,女子为丈夫殉葬,就被众人认为是她祖上积来的福德,她应该感恩戴德才对,也应该整理着装,好好地上路。在那些人眼里,人命似乎连草芥都不如,生前享受到了丈夫赚回来的荣华富贵,那么在丈夫死后也应该随他而去。但事实上,这一切不过是曾经权力的统治下,对生命的漠视罢了。
而清朝过后,我们的国家也就进入了一个改朝换代的新时代,逐渐的,我们拥有了人人平等的权利,也终于有勇气在社会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不再像曾经那样会被君王强权随意摆布,也不用像他们似的在殉葬时毫无反抗的能力。
现在,我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各自对应的法律,如果有重合的,也会在最大程度上以人权至上。我们常常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明明是有罪,却还是会有律师为他们辩护,也正是这个道理,因为一切都要保护人的最大权利。
在现如今的社会,尤其是中国,成为了很多国家的眼里的梦中情国,因为我们拥有很好的治安,也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去挑起战乱,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世界能够和平相处。
生命的意义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存在,我们不能像曾经一样漠视人权,而要想办法去使得人权在社会中能够实现最大化的体现,这才是社会存在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