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云南临翔国际柴烧创作营里,来了一对特殊的陶艺大师——双目失明的丈夫廖建明和因烧伤意外毁容的妻子冒志红,他们不仅是相濡以沫的夫妻,更是亲密无间的工作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建明是来自湖南的陶艺家,199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美术设计系,26岁那年,他双目失明,一时间像折翼的鸟儿,失去了翱翔天际的资本。然而,在不幸面前,他痛苦接受、勇敢站起,用双手创造生活……1996年初,在家人的鼓励下,廖建明进入按摩医院学习盲人按摩,成功考取了中级按摩师资格证,1998年,他开办了一家小型按摩店,开始了他新的人生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在一次活动中,廖建明认识了因烧伤意外毁容的冒志红,相似的际遇以及对文学与艺术的喜爱让两颗年轻的心擦出爱的火花。两人坠入爱河情定终生。结婚后,在冒志红的协助和鼓励下,廖建明重新练习陶艺制作的基础技术,并尝试将按摩的指法、掌法,以及新的触觉感悟运用到自己的触觉陶瓷中,将手中积累的触觉经验转化为心中的视觉经验。从未接触过陶艺的冒志红,被廖建明的梦想深深吸引,专门去外地学习陶艺,她刻苦钻研,很快入门。凭着对美学的理解和强大的悟性,冒志红成了丈夫廖建明温柔的眼睛,更是他的得力助手和艺术伙伴,他们夫唱妇随,一起赚钱,一起写书,一起追逐陶艺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建明的陶艺作品以人生百态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大致可以分为图腾板块、构成板块和推拿板块,代表作品有《睁只眼闭只眼》《人》《新纪元》等。一回头,在陶艺这条路上,廖建明已经走了很远。廖建明说:“第一次来临沧,我感觉临沧这个地方人美、山美、水美,尤其是人美,感觉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非常幸福,在这里我的创作状态也不错。”在柴烧创作营,廖建明用自己的方式“创作”着对临沧文化的理解,“昨天晚上在集市,我摸了一下图腾木雕,感觉蛮好。”廖建明说,“今天我就把我心中的牛、心中的图腾,用触觉的艺术把它表现出来,它不是那种写实,是带点抽象。”创作中,廖建明用触感灵敏的双手或揉、或捏、或摁,不一会儿,一个牛头的图腾就出现在眼前。他边创作边说:“我做陶一直追求质朴、原始的元素,我喜欢图腾文化。来到临沧,也是佤族之乡,他们的图腾就是牛,我也很喜欢牛,觉得它有力量,有犄角,能给人一种力量。”廖建明夫妇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在创作园里,他们夫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给予人“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的不屈力量。

成型的陶坯经过1000多度的高温淬炼后,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就此诞生。廖建明的人生,就像陶坯历经窑火的淬炼后绽放出的耀眼光彩。

稿件来源:临翔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