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1935年,毛主席夜访老秀才,只为探寻解困大渡河的方法。

对待这位83岁的老人,毛主席十分尊重,还让两位警卫务必提着灯笼去请。

那么,这位老秀才是谁呢?他真的有办法帮助红军渡河吗?

1935年春,为了应对敌军,我们的红军队伍一直在川、滇、黔灵活行动、与敌周旋。尤其在经过四渡赤水后,红军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战略思想,打出了属于自己的战斗风格。

红军没有在崇山峻岭中消磨士气,反而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道路。蒋介石心中恼怒,加大了攻势,想要把红军彻底消灭。

不久后,蒋介石听说我军来到了大渡河,他心中狂喜,大渡河汹涌难测,想要顺利渡河十分艰难,当年石达开就是在这里折戟沉沙。

蒋介石更加狂妄,想要毛主席、朱德元帅做“石达开第二”。

为此,他甚至亲自飞到成都坐镇指挥,还联系了各个将领鼓励他们,他说:江河险阻、给养困难,红军必败,你们一定要好好乘胜追击、也好建立功勋。

但是,红军的指挥权如今已经回到了毛主席手里,断然不会让敌人得逞。

在英明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军先是强渡了大渡河、到达了安顺场。十几个勇士拿着一把大刀、一个冲锋枪,还有手榴弹等武器,在枪林弹雨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1935年5月,我军的勇士已经强渡了大渡河,但是依然面临着敌人的追击。他们四面围堵、穷追猛打。

虽然我军撕开了一道天险,但是红军主力依然在两岸夹江而行,敌人紧紧跟在后面,一天天逼近。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这只是胜利过程中的小波折,虽然过程曲折、但最终红军会走向胜利。

但是真疲于应付的红军并不知道结局,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关,就有另一个难关在等待,毛主席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如果不能完全突破,最后很可能被敌人围困在大渡河。

他总是在深夜思索,苦苦寻找解困的秘方。

当时的红军只有3条船,如果直接用船渡河,速度太慢、很容易被敌人击破。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这时,一个老秀才出现了。

这个老秀才名叫宋大顺,他是清末间人。他虽然已经83岁了,但是头脑很清楚,对于石达开这段失败的战役更是十分了解。

毛主席爱读书,更擅长从历史中学习各种智慧。知道有这样一个老秀才,他心里十分开心,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宝藏,可以给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只有总结前人失败的经验,红军才有更大的把握,以最小的伤亡突围出去。

于是,毛主席专门让两个警卫去请老秀才来。秀才来了之后,毛主席笑脸盈盈,连忙给老秀才倒水,十分恭敬地询问他石达开当年渡河的情况。

老秀才知道毛主席带领的是红军,他对红军很有好感,觉得他们是替天行道,反贪官土豪、为百姓做主的好队伍。

听到毛主席的问题,他思索片刻,缓缓说来。

2.

毛主席夜访老秀才,老秀才用一句话总结了石达开当年失败的原因,给毛主席突围大渡河提供了灵感。

那么,石达开当年到底为什么会失败呢?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将领,他还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颇有几分军事才能。他的一生十分传奇,19岁统帅千军,23岁封王,成为清朝的风云人物。

不管其人如何,他的功绩都是令人称道的。可惜,这样一个虎将,却在泅渡大渡河时全军覆没。

1863年,石达开领导着自己的起义队伍渡过了金沙江,准备继续渡过大渡河。当时对岸并没有清兵,石达开安排许多船筏让士兵们渡河,可是河水暴涨,这个计划被搁置了。

等待数日之后,河水依然汹涌,但是清兵已然来到。

无奈之下,石达开只能安排强渡。但是大渡河水本来就汹涌非常,加上这次遭遇雨水,小小的船只飘荡在河水中,很快就支离破碎。

最后,粮食用尽,石达开也陷入了绝境,只得无奈被俘。

石达开当年的情况就恍如现在红军的遭遇,一样要渡过凶险的大渡河,一样面临着不多时便能赶到的追兵。

大渡河的发源地是青海高原,两边被雪山夹击。雪化之后,大渡河水流变得更加湍急,水势变得更加凶险。

大渡河十分宽阔,约300多米,流速达到了每秒4米,风高浪急,还有着许多的漩涡。不管是架桥,还是泅渡,可操作性都不强。

这也是石达开失败的主要原因,河水无情,不管世间如何变幻,这里的波涛依然奔腾咆哮,讲述着当年的悲壮故事。

除此之外,红军一样和石达开面临着重重包围。

老秀才表示,当年的石达开不管是往哪里走,不是被天险就是被人力所阻。就如同现在红军面临的困境。

但是我们的红军有着坚强的意志,永远团结、永远听指挥。

在技术上,我们想要渡过大渡河并不困难。

之前,我们就有十几个勇士顺利渡过了大渡河。当时,我们红军只有不足四万人,处境十分凶险,后有金沙江、前有大渡河,几十万敌军对我们进行追击。

为此,我们进行了强渡,十七勇士分两次渡河、掀翻了敌人的碉堡。

但是这次渡河之后,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那就是敌人依然在围堵我们。船少速度慢。并且,毛主席希望借由这次渡河,彻底摆脱敌人的尾巴。

那么摆在红军面前的难题就是,怎么在彻底摆脱国民党追兵的前提下,在战略上顺利度过“大渡河”。

围绕着大渡河,红军和国民党已经纠缠多日,以这条河为线,国民党对我们围追堵截。我们必须看得更远,找到新的战略突破方法。

为此,毛主席让老秀才讲了许多当初石达开渡河的细节,想要从中找出新的方法。最终,毛主席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3.

毛主席夜访老秀才,经过一番谈话,做出了新的战略决策。这次之后,红军“向死而生”,成功突破了国民党的围剿。

那么,毛主席最终想了什么办法,红军最后又是怎么突围的呢?

1935年5月26日,毛主席来到翼王亭,这是一个纪念石达开的地方。他看了许久的碑文,想着石达开兵败的历史,感慨万千。

他脑子里飞过大渡河的情况,分析着附近的地形,想,石达开不能渡过泸定桥,为什么不西康或者西昌坝子?或者去到岷江沿岸呢?

想到此处,毛主席心里已经下好了一盘大棋。

毛主席等领导人全面分析了敌情,重新制定了新的突围计划。红军决定,改成到西北突围,夺取泸定桥。

虽然敌人对我们进行千方百计地围堵,但是在毛主席的眼中,到处都是生机。尤其是沿着左岸,离他们320里外的泸定桥,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点。

只要夺取它,我们便可以南山北下,盘活整个队伍。

为了保险,红军兵分两路,一支队伍从安顺场过去,从大渡河右岸走;另一只队伍则沿着左岸走。

这是为了避免石达开的悲剧,在还具有战斗力时的最佳选择。如果我们也像石达开一样,耗在这里不断强渡,最终很可能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成为敌人的瓮中之鳖。

而这个方法,也只能我们红军使用。

其一,石达开没有站在战略全局上考虑,并没有把握住泸定桥这个地方。更重要的是,他带领的队伍没有我们红军令行禁止,如果分散之后,很可能快速溃散成一团散沙。

其二,这需要很快的移动速度。

当夺取泸定桥的策略启动,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游击战的开启。这样一场生死之战,必须在两天半的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

这个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当年的石达开不能想象,故而这个计划也只有红军可以做到。

我军和敌人争分夺秒,“走完二百四,赶到泸定桥”是我们的行军口号。每个战士都不顾伤痛,也忘记了饥饿,就像是一个个飞毛腿!

就连党支部要开会,也是一边疾行一边开,一刻不能停下脚步。

其中,红四团还遇到了敌人,在中途和敌人发生猛战,敌人溃逃不已,红四团一口气追到了30里外。

敌人还炸毁了河上的桥,为了搭桥,战士们又耽误了两小时。但是最后,红四团还是在5月29日凌晨6点赶到了泸定桥。

这支英雄的团队一昼夜行军240公里,士兵个个都是飞毛腿,堪称是英雄战士团。在这样的战斗意志下,我党才创造了令人惊奇的胜利,在大渡河绝处逢生。

红军战士能突围,离不开毛主席的战略眼光,也离不开红军战士的努力。

蒋介石想要把我军围困在大渡河,简直是痴心妄想!石达开和红军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没有走通的路,我们一定可以走通。

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共产党人不惧艰险,天堑也阻挡不了我们,蒋介石最终的美梦,也不可能成真。

勇渡大渡河这段历史,展现出我们红军非同寻常的智慧和勇气,也打破了蒋介石想要重演石达开悲剧的念头。

参考资料:

①毛泽东夜访老秀才.成都晚报

②吴洁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

③玲主编,董必武、陡定一、舒同等著:《红军长征记》下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