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曾经说过:“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从未停下过发展的脚步,人们知晓过去的社会与文明是通过留下来的史料、古籍中获取,而那些出土的一件件历史文物则把人们脑海中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铁牛出土重见天日

山西省临近十三朝古都西安,近水楼台先得月,它成为了古代中原地带的一个重要省分。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附近有个蒲州古城,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北方的历史重镇,由于其南依中条山,西临黄河,考古专家们在这个兵家重地发现了蒲津渡遗址,揭开了唐朝开元时期的历史。

1988年考古专家对蒲津渡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保护性的发掘,了解了古代黄河的变迁过程和治理黄河的措施,起初发现了河道两侧是由坚固的石堤堆砌,第二年,考古专家们又在紧靠石堤处发现了四尊铁牛,这让他们兴奋不已。

中都蒲州修建渡口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个重要渡口,这里地处军事要地,唐朝以前就有很多朝代在这里造桥,秦昭襄王、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这里留下过印记。到了唐朝时,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由此唐玄宗就特别重视蒲津渡的修建。

当唐玄宗听到蒲津渡破败不堪时,便派人修建渡口,先加固石堤,同时又重新建桥,建桥的方案就是用四个铁牛为索桩,分别固定在两岸,然后用铁索拴系在铁牛身上,再用舟船连接起来,黄河上第一座固定铁索桥的修造方案就这样定了下来。

精心设计遗憾淹没

为什么要选择牛的形象而不是其他动物,在这里还存在一些古代图腾与玄学知识。在古代,牛象征着土地,大概源自于牛勤勤恳恳耕作于土地之上的原因,就有了“牛”这样的图腾认知,在《易经》上还记载着:“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铸造铁牛对黄河的水势起到压制作用,所以选择了铁牛作为桥的索桩。

同时出土的四个铁人和七根铁桩同样有“讲究”,铁人寓意着人类对铁牛的控制,而七根铁柱则代表着天上北斗七星,整个桥身的修建理念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此的精心设计可以看出唐玄宗对蒲津渡的重视程度。

露天陈列等待方案

唐朝70吨的“黄河铁牛”经过考古专家与工程人员的辛苦努力终于重见天日,形象逼真的铁牛、栩栩如生的铁人,上面分别还铸有不同的纹饰,铸造工艺技术之发达让人赞叹不已,但接下来的保护问题,让专家们感到头疼,直言“我们不敢”。

在发掘铁牛的过程中,为了保护文物避免受到损害,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采取“就地提升”的保护方案,也就是把铁牛、铁人、铁柱原地升高12.2米,之后把下面的地表填实,让铁牛、铁人、铁柱直接露天陈列,暴晒于阳光之下。

铁质的物品很难维持原样保存,经过风吹雨打暴晒后就容易出现生锈的现象,这四尊铁牛被发掘时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生锈情况,如果把70吨重的铁牛进行迁移很难保证运输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意外而导致铁牛受损,当初设定“就地提升”的保护方案就是怕出现意外。

因此,70吨的黄河铁牛只能露天暴晒,至于如何避免铁牛生锈、如何进行更好的保护,只能等文物保护技术有了突破时再做处理,如今考古专家们只能等待新的保护方案,他们不敢擅自对铁牛进行迁移或其他保护性处理。

小结

历史在发展,文明还在进步,很多历史文物都会慢慢浮出水面,而高科技的文物保护措施也将会陆续应用于考古工作之上。我们期待有一天“黄河铁牛”能够得到很好的安置与保护,它在见证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之后,还能更长久的见证中国文明的进步与成长。

参考资料:《易经》《千年“铁牛”之谜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