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时刻提防恶意谣言的影响。这些谣言可能会给民族品牌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摧毁品牌。例如,在90年代,莲花味精曾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2001年一条未经证实的致癌谣言迅速传播开来,导致许多消费者相信并纷纷弃用味精转而购买外资产品。事实上,莲花味精的配料非常干净,只含有小麦,而鸡精的主要成分也是味精,但由于造谣者的一句话,尽管莲花公司多次澄清,却未能扭转局面,导致连续十多年的亏损和市场份额逐渐被外资所取代。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中国火腿肠品牌春都身上。
1993年,春都冷库起火,导致一些火腿肠带有烟熏味,随之而来的谣言称这些火腿肠使用了火葬场回收的人肉作为原料,虽然现在看来荒谬可笑,但在当时却被广泛传播,给春都品牌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还有像霸王房托被香港某周刊报道含有致癌物质,尽管经过长时间调查后该周刊道歉并赔偿了300万,但对品牌带来的打击和数亿的损失却无法挽回。如今,针对国货品牌的造谣已经演变成了新形式,即通过所谓的专家来引导舆论,甚至像成立38年、从未大幅涨价或出现质量问题的芬花公司也遭到一些所谓行业人士对产品质量的质疑。可以说国货品牌的发展之路是异常艰难的,不仅需要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拼搏,还要时刻防范外部谣言的困扰。
然而,那些屹立不倒并且重新崛起的老国货品牌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经历了长期市场检验,产品质量过硬、价格公道,即使经历低谷期,也能依靠可靠的品质和口碑等待机会重振旗鼓。比如,白酒品牌香山酒于1954年创立,在全国品酒会中连续四次获得国优奖,但由于上个世纪粮食不富裕,大米酿酒并不被国家提倡。尽管香山酒获得了国优奖,却未能被评为名酒。整个米香白酒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香山酒也在90年代遭遇了经营困难。
然而,在经历数次挣扎后,香山酒于2008年被收购并更名为桂林香山酒业有限公司,始终坚守底蕴并持续创新。2015年,在布鲁塞尔烈性酒大赛上,香山老谭从1500多个参赛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米香型白酒国际金奖。紧接着,2021年香山1979和2022年贵一号黑蒜也分别获得金奖,这表明香山酒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焕发了第二春,销量不断攀升。因此,那些屹立不倒并且重焕生机的老品牌,其成功的关键无疑是产品质量和良好口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