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健康消息,多地医院专家表示,9月以来各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数量明显增加。

对此,医学专家给到了专业的诊疗方案和居家养护建议。除了常规药物治疗之外,家长们易忽略的一点就是高热引起的脱水和体液失衡。

“补充水和电解质”被国家卫健委《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及相关专家多次提及,值得注意!

专家还指出,支原体感染儿童、青少年、老年人都是易感人群,日常应做好防护措施。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根据国家卫健委《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下称《诊疗指南》)中的解释,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

支原体肺炎有哪些症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在媒体采访中曾提到“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有两个:一是发热,二是咳嗽。其中,咳嗽初起是阵发性干咳,进展中会有咯痰。”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指南》中则有更详细的补充:支原体肺炎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截图)

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

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这类抗生素都是以细胞壁作为靶点,因此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赵顺英介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为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同时,对于支原体肺炎易引起的“高烧、腹泻、呕吐”等症状。除药物治疗外,《诊疗指南》还提到“充分休息和能量摄入,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也曾在文章中持类似观点,“高热不退时,补充足够的液体是关键。因为高热时机体新陈代谢增快,容易脱水”,应“补充葡萄糖、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国家卫健委《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如何补充电解质?

正如《诊疗指南》和相关专家所持观点,水和电解质的补充在支原体肺炎的治愈和恢复中不可忽视。相关补充方式很多,以常见的水、自制淡盐水、柠檬水、葡萄糖水、电解质水为例,普通人支原体肺炎恢复中应如何选择呢?从各种补水方式的成分构成中可以一观。

1. 水,未含维生素、电解质等成分,功能相对较单一;

2. 自制淡盐水、柠檬水,普通人在自制过程难以精准把控配比,且口味多偏咸、酸,很多儿童抗拒饮用;

3. 电解质水,相比上述饮品及葡萄糖水,其在电解质丰富度、适口性、便利性等方面相对较优,更适合支原体肺炎患者在治疗、恢复中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选购相关电解质水产品时,应看准产品配料表,优先选择无糖、无色素、低热量,电解质种类多的产品。可以避免因糖分、色素的摄入造成人体负担。

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非典型病原,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属于传染病,但其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没有可针对性预防的疫苗。对此,徐保平建议“主要是远离病原体,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必须去时可以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无论是近期热议的支原体肺炎,还是在部分南方省份发现的A(H3N2)亚型流感病毒、秋季易流行的诺如病毒,都要求我们健康防护意识、提高免疫力,筑牢健康防护屏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