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综合客运总站宣布关停,原因无非是位置偏僻、出行人数太少,即使旁边就是新火车站也无帮助,2014年建成时的设计运送能力是2.1万人次,占地面积达180亩,客车停车位288个,总投资8000万元,对于一个三四线小城来讲建设规模过大。虽然讲的是临时停运,其实代表客运总站退场。

与桂林相比周口综合客运总站不过弟弟,广西桂林在2018年开通第九座高铁站五通站,桂林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九个高铁站的城市,四通八达不是只有中原才配得上的称谓,桂林一市就担起了四通八达的名声,本意是为发展旅游业,让全国各地游客都能轻松抵达。五通站造价4896万元,终在2022年就因客流稀少关停,其他八站还正常运营。

1、基建建设战略上的短视

无论是公路、铁路或者空运,站点建设都非以当前运输量衡量,而要考虑未来二三十年的需求,开始建得小些没关系,只要有后续扩展的空间,唯独不能建得过于超出需求,最根本的依据是未来的人口流动量。

基建大发展是在2008年,4万亿计划催动基建投资,各城市想借此达到拉动经济,又想要帮助城市扩张,多把地置选在远离市区、荒无人烟的郊区,近的几公里,远的甚至有几十、上百公里,想在便宜的土地上围绕站点再造经济新区,吸引市民购买周边新建楼房,一个有长远眼光的战略大棋。

人口事实是自2000年开始出生人口就在1600万徘徊,2012年劳动力人口数量开始持续下降,开始出现工人不足的现象,出行人口主要看劳动力人口,城市人口的扩张也就达到顶点,再不是八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疯狂涌入城市的景象,而高铁站和客运站远离市区大规模建设,完全是建立在脱离人口事实的乐观假设上。

2、战略错误下的大干快上的严重后果

基建建设不但快而且规模巨大,一次建成往后几十年的量,原本只需要为成年的儿子准备新房,结果却把才出生的小儿子的房子也准备好,使基建失去灵活调整的机会。房地产二十年为14亿人在市区建了楼房,但中国总人口自去年就已经下降,出生人口更是6年间从1700万掉到不足800万,除了超前建设,更是非常严重的过剩。

客运站和高铁站的退出,已经是客流对过量基建自动调整的证据,原本客运站和高铁站就是竞争和替代的关系,高铁站正加速客运站的退出,客运站先一步成为弃子,人口下滑的高铁站也终将步客运站后尘。

看到仍有城市在忙着拆迁,这样的楼市新建房子能好卖产吗?新拆迁的楼房除了难以卖出,只会步客运站后尘。不少地方推出政策以老房子抵新房款的60%,算盘打得无比精,但真有几家能在经济不景气时非要花大钱置换新房?

3、放弃基建和花钱的冲动

所有基建和楼房都是有成本的,当交通不便和住宿不便时,人们会自动选择退出,而站点和房子是没办法消失的,流量稀少的基建和房子荒废只是必然。

时代在快速改变,中国更是加速变化,劳动力人口逐年下降是客观事实,总人口和出生人口年年下降也是一样,出行人数下降意味着出行需求减少,被荒废的站点会越来越多,前期大肆新建、加速上马的基建往往将不得不因流量减少关停或缩减运营开支。

城市是基建加速和房产加速的执行者,也只能接受人口下降必然引起的持续性痛苦和折磨,当前的基建扩张和拆迁再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