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

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

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人文艺术更是发展迅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忆昔》诗中

这样描述唐朝的繁荣富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彭州”一词,正是始于盛唐

彼时的彭州,人杰地灵

唐代诗人王勃曾赞誉彭州

天地会昌之国,英灵秀出之乡

千余年后的今天

彭州站在历史新起点

正全面打造立体山水彭派之城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必定C位出圈引领风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变迁,彭州文化薪火相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名是某种身份认同的符号,也是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追寻肯定。在唐代,彭州建置渐趋稳定,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置彭州,辖九陇、导江、唐昌、濛阳四县,始有“彭州”之名。在历史文化变迁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彭州有悠久的发展、变异、变革、交融、认同的过程,地名既是文明的结晶,也是展现历史的载体,这些文化,正是源自盛唐的“彭派”之力,也是彭州人珍视的宝藏。

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州。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彭州历来重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目前,彭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丰富,门类齐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有以“桂花土陶”“彭县肥酒”“天彭牡丹花会”“军屯锅魁”“九尺板鸭”“彭州白瓷”“田鸭肠火锅”为代表的省级项目7项,以“敖平风筝”为代表的成都市级项目12项,以“彭州剪纸”为代表的彭州市级非遗项目84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23“彭州有戏”文化创意季中,大家相约一场非遗的聚会与守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彭州焕发新活力与传承新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经千年,艺术气息融于日常

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的彭州,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今天的彭州,在全力建设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过程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与当下城市气脉相通的历史文化美学,谱写了一种优雅的“彭派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雕塑艺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彭州,曾发现了唐代的石雕造像,这批造像的制作工艺突破了造像传入初期的造型,达到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水平的高峰,在雕塑技艺上更追求立体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雕菩萨坐像

这些石刻造像,是大唐盛世国泰民富、开放包容的社会风尚的艺术反映,更是彭州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屏式双菩萨立像

彭州,这座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之城,千百年来,她将艺术气息与美的感受,杂糅于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在建筑、装饰、生活中,处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彭州立体山水公园城市的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建筑突破现代主义建筑范式融入了东方美学和本土文化。在“龙兴秀城”未来公园社区,中国传统文化所用的自然意象成为建筑师的灵感来源之一,也成为他们创作的路径和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州,作为古蜀文化发祥地之一,一直以来就拥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近年来,彭州不少公共建筑中都提取中医药的意象,或作为外形设计的灵感来源,或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元素。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产业相结合,一座新的城市地标——天府中药城中医药博物馆就此诞生,承载文化,加速新生,在建筑中寻找着疗愈生命的彭州智慧,随时释放着传统文化与新美学的力量,呼唤着人的灵性的觉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荏苒,会展之都气象万千

从唐太宗“贞观之治”至唐玄宗“开元盛世”,社会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意象,渗透在盛唐的文化艺术中,渗透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唐代,牡丹的栽培、观赏、买卖也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得到达官贵人和市井百姓的喜爱。天彭牡丹作为中国牡丹文化的重要部分,以“野逸之美”更具观赏价值和审美情趣,受到众多诗人的青睐。诗人杜甫、薛涛等与天彭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草,追求高雅闲适的生活。每年春季,成都都要举办花会。天彭牡丹则是成都花会的重要内容。杜甫诗赞“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天彭牡丹作为蜀中牡丹的代表,成为成都花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唐代生活美学风潮兴起。千年之后的今天,彭州建设了丹景山景区、丹景山梅谷、白鹿镇樱花谷、熊猫香山、丹景翰林盛世牡丹苑等花卉观赏点,连绵不绝的花香让人穿越到唐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彭州丹景山景区,有12大牡丹观赏园区,栽培牡丹300余万株,品种300多个。每年,这里要举行天彭牡丹花会,它与“洛阳牡丹花会”“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并称为全国最大、最有影响的三大牡丹花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城三都”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在天府蔬香博览园第十二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上,一边是“数智菜博”的高科技,一边是立体山水的“蔬香之美”,乡村农旅新场景在这里的奇妙融合,成为“彭州人幸福”的生动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会展,串联起彭州“好吃”“好购”“好耍”“好宿”,营造全民蔬博文旅概念,打造出集美食、文创、艺术、音乐、研学、露营于一体的农旅目的地,让市民游客在和美乡村之中,充分感受“彭派生活”的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月如梭,彭州产业提质倍增

川西平原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经济繁荣。唐代时的成都商业地位仅次于扬州,时称“扬一益二”,是大唐帝国的后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唐时期,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造就了茶文化的繁荣。茶圣陆羽《茶经》的问世,把全国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所著的《茶经》云:剑南以彭州上(原注: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与襄州同),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彭州茶的质量数第一,品味与山南茶区湖北的襄州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羽所言的马鞍山至德寺、堋口,处湔江出口,山上常年雨雾缭绕,酸性红色土壤,海拔一千余米,适合名茶生长。由于这里出产的彭州茶品位高,在唐朝时被选为贡品。嘉庆《彭县志》记载:彭州茶“唐为职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时期,由于茶业的发展,民间贸易扩大。彭州茶开始经松茂古道卖到松潘。唐末五代时,彭州茶叶已经大规模生产,大型的茶园要雇请佣工上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千余年后的彭州,不仅延续了茶产业的发展,更突出科创引领,坚定实施“制造强市”战略,高质量构建“3311”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专业化产业园区,推进数字化升级、新赛道突破,全力推进产业提质倍增,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在全国百强县中持续进位,加快建设彭派实力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彭州通过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规划建设了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天府中药城、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和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彭州航空动力特色小镇等“3+2”产业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在彭州已经基本形成了“新材料、中医药大健康、航空动力装备、文化生态旅游及康养、现代农业及商贸物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五大现代产业体系。到202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358.93亿元、增长36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地会昌之国,英灵秀出之乡

唐代诗人王勃曾赞誉的彭州

享有“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利

开启了震古烁今的古蜀文明

在迈向现代文明的今天

八十万彭州人民

紧随时代步伐

让彭州实现了

从传统到现代,从农耕到工业

从古典到时尚的华丽转变

揭开了美丽彭州的现代篇章

期数:2915期

文字:品鉴彭州 安小柒

图片:乔刚 徐智 刘海清 张勇 文德军 冮志秀 邓启君 夏乐光 汪博伟 李兰英 张鸿 网络 品鉴彭州

编辑:梁丹 责编:刘代萱 编审:冯艳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 孙小洁 刘代萱 邓茹月 魏悦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