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11时6分,随着成都东站始发高铁动车C6008徐徐驶进茂县车站,标志着新建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正式开通运营。建设者历经12年艰苦奋战,结束了川西高原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此蜀道不再难。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镇江关段正线全长20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为国家Ⅰ级双线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穿越龙门山、岷山、西秦岭等众多山脉,跨越涪江、岷江、嘉陵江三大水系,全线最大隧道比超过95%。中铁三局承担茂县、松潘县境内正线全长18.702千米的工程建设任务。管段地处海拔3000米川西北高原,穿越松软土质古堰塞湖及高烈度地震带,建设过程中多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安全风险较高、施工难度极大,犹如在断裂带上“跳舞”、“嫩豆腐”中雕刻。

西南地区第一长隧——平安隧道修建在地震活动断裂带上,处于叠溪大地震震中,毗邻宝顶沟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隧风险最高、地质最差、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据介绍,隧道地层中遇到软弱破碎岩层容易变形下陷,用手一捏就碎了;遇到硬岩则会岩爆,小车车头大小的岩石像子弹一样弹射出去,毫无规律可言。隧道开挖中涌水量大,据中铁三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赵治平记得,在2号横洞的正洞开挖到400米时,突然遇到涌水。“每天的涌水量有6万立方米”,足足两个月,在堵洞、抽排的同时,施工人员踩着齐腰深的水“挺进”。

面对如此艰难的建设条件,桥隧公司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超前谋划、科学组织,聚焦“拦路虎”开展科技攻关,研发了洞口防护及泥石流综合整治关键技术、软弱围岩大断面深埋隧道施工控制关键技术、桁架式仰拱整体弧形大模板施工关键技术、极高风险隧道信息化施工管理关键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科技引擎的有力支撑下,长达28.4公里的平安隧道比计划目标提前了19个月顺利贯通,填补了我国强烈地震带、极端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空白。太平站四线大桥桥桩基础穿越古堰塞湖深厚淤积体松软土厚度约100米,承压水压力超过1.0兆帕,采用传统的钻孔桩施工工艺无法正常成桩。在成兰公司指导下,项目部会同各建设单位和科研院校协同攻关,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研发了全回转全套管分级跟进施工工艺,最长桩基达到141.7米,攻克了古堰塞湖淤积体孔壁稳定性差和高承压水渗流危害等复杂工程地质环境成桩难题。

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兰州、西宁至广州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路的开通运营极大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对于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服务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菊、高书磊、张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