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征军的时候,杜律明还有孙立人,郑洞国之间的矛盾就很多了,杜律明与郑洞国都是黄埔军校的,而孙立人却是在国外留学回来的,自然是没有办法成为一派,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就很多。在理念上他们就有很大的不同,不过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孙立人的美国缘更甚。当时马歇尔同孙立人是校友,而美国的军事顾问是马歇尔的忠实拥护者,因此他同孙立人的关系比较好,再加上此人对蒋介石的迂腐很是看不上,所以就导致后来马歇尔对蒋介石非常不满。

不过杜律明与郑洞国却是蒋介石的忠实下属,他们为蒋介石卖力,从来没有想过要背叛他,所以这就使得孙立人还有史迪威对他们是越发的看不顺眼,他们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当时杜律明在率领远征军的时候,曾面对蒋介石的命令那是一个劲地服从,就算是需要穿越野人山,他也没有任何的犹豫,可是孙立人却不同,他听从史迪威的建议带兵退到了印度。这也是他们的矛盾升级。

当时杜律明是想要让孙立人断后的,可是杜律明最后竟然带兵过野人山,这就使得孙立人不满,于是他就听了史迪威的建议。可是不管怎么样,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出现了,之后想要解开也不容易了。

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国共两党都开始派出大量的兵力去东北,毕竟这里是工业发展快速的地区,如果掌握了这个地方,那么整个战争也就会比较容易取胜了,所以两个党派都卯足了力气派兵去东北。

其实之后的华北,华中的战争也都同东北局势有着很大的联系,毕竟之后的大战可是需要大量的补给供给,我军想要实现补给充足,就必须掌控东北,这样才能有很多资源支持之后与国民党的大仗。

蒋介石也是知道东北的重要,所以他就将自己手底下的精锐部队还有那些国军中打仗勇猛的将领都给派到了东北,这其中就有杜律明,郑洞国,廖耀湘以及之后派去的卫立煌,孙立人。他们都属于主力部队的将领,并且还参加过远征军,可以说他们的威名也是在那个时候打响的。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孙立人竟然去了英国,主要是因为他带着远征军打了胜仗,将被俘虏的英军给解救出来,所以受到了英国首相的奖励。然而,在孙立人接受完奖励后,他竟然又跑到了美国,这让杜律明,还有郑洞国非常的气愤。

而且这个时候东北大战也即将开打,廖耀湘带着国军不仅冲破了我军的防线,还将我军后撤的路线给切断了。可是孙立人的部队由于没有人指挥,打的那叫一个惨,甚至连陈明仁打的好都没有,杜律明对此特别的恼怒,好在关键时候孙立人回国了。

然而孙立人回来之后指挥的战斗竟然还没有之前他不在部队里指挥的好,这让杜律明气得直跳脚,就在国军对我军进行追击的时候,孙立人竟然让部队停下来休整,不管杜律明与郑洞国怎么劝说都没有用,虽然给人感觉孙立人就是个拖后腿的,不过这也是从杜律明与郑洞国的视野上来看的。而且杜律明将孙立人在东北战场上的表现都告诉了蒋介石,最后蒋介石就将孙立人给调走了。

可是在孙立人看来,东北战场的情况并不是杜律明所说的那样,而且他还一个劲儿的吐苦水,说杜律明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这样说他的,而且在打仗的时候,杜律明畏首畏尾,明明有很多战机,可都被他白白错失了,这也让部队损失严重,所以杜律明应该对这场战争的失败负全责。可不管怎么样,他们的互相埋怨才是指挥官的最大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