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一小亭

黎荔

在城市的憋闷逼仄中,时常想着身体或心灵的远行,远行到山高林远之处,青峦叠嶂深深处,有一座小小凉亭,坐在亭中吹吹风,四围有山峰、流泉,远近有鸟鸣、蝉噪,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光这么遥想一下,胸怀已开阔不少。

亭,停也,人所安定也,亭子是供人憩息的场所。在山顶、水涯、湖心、松荫、竹丛、花间都是筑亭的合适地点,也有在桥上筑亭的,如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北京颐和园中西堤上的桥亭等,亭桥结合,飞檐翘角,既可躲避风雨,又有水中倒影,临水凭栏,尽是诗情画意。还有那种三面临水的湖心亭,碧波荡漾,清如水,明如镜,入此亭中,先洗尽凡尘,人坐于亭内,可纵情远望四面的湖光山色,近览水面莲荷,那红的、白的、错落俯仰的花朵,以及层层叠叠延伸的青翠莲叶。

我见过的亭子类型,从独立亭到半亭、桥亭,结构形式从方、长方、五角、六角、八角、圆、梅花到扇形等等,不一而足。亭子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是有顶无墙,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这样的建筑物起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就在于能把外界大空间的景象吸收到这个小空间中来。元人有两句诗:“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外界大空间的无限景色都吸收进来。所谓“网罗天地于门户,饮吸山川于胸怀”,突破有限,进入无限,让人在胸中引发一种对于整个人生、对于天地自然的感受和领悟。

例如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就是抬头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头一看,世界万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接下的句子是:“所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亭中人的眼睛是游动的,心胸是敞开的,游目骋怀,因此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而这种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自然引发了一种人生感悟,使人领略到了无限深意。难怪美学家宗白华说,“仰观”、“俯察”是中国古代哲人、诗人观照世界的特殊的方式。有顶无墙、四面透空的亭子,足可以提供一个仰观俯察又收发自如的空间,让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景物融合交流。

亭外不同的现实景物,带来了精神世界的不同感受。如果在高处筑亭,既是仰观的重要景点,于亭内居高临下,又可统览远山近水之全景。在山脚前边筑亭,可以衬托山势的高耸。临水处筑亭,则取得倒影成趣。林木深处筑亭,半隐半露,即含蓄而又平添情趣。如果在竹林边筑亭呢?则亭子掩映于一片竹影中,绿映澄鲜,光线是一种幽暗的明亮,如古物上褪去火气的光泽。绿竹摇曳,清风徐来,绿荫摇落,遍地生凉。清风吹动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宁静中让人心也静了下来。试想有亭翼然,在草木吐翠中,近处有杨柳依依,远处有淡淡薄烟。在这样一个天青色里,招风邀云,俯流玩月,四周的花鸟烟景都主动来亲近亭内之人,身未动便坐拥无限风光,正符合“坐穷林壑”那种静观自得的适意。而每当夜阑人静,凭栏独坐,看星天寥廓,感清风翛然,明月当空映照着观者的明澈心境,天地人互相观照中自有一股虚静灵气往来萦回。

明代王世贞家有弇山园,园中有一小亭,小亭坐落在丛树之中,四面花草扑地,绿荫参差,匾额上书“乾坤一草亭”。一个小草亭,为何扯上广袤无垠、神秘无比的乾坤?因为在小亭中,有人囊括乾坤的期望。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之,何人不小?但从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飞腾,可在小亭而妙观天下。乾坤中的一草亭,反映出的,是人的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中突围的可能路径。

今夜,遥想一座通透的小亭,八面无一物的小亭,独立在秋山的苍茫、微缈中。秋水在苔石之间流淌,枝干虬曲的古树与嶙峋的石质纹理相映,静静坐在亭中,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听流水潺潺,风起水涌,山鸣谷应。我知道,我不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这样一座亭子,而是任神思驰骋,去寻找一处心灵的高台,无边的世界就在高台八方来风的灵境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