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见过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吗?”当这句话从西方记者嘴中说出时,会场一片哗然。在座的所有人都在猜测,周总理会如何回应这个尖锐的问题。
那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天,新中国成立才几年,周恩来作为第一任外长正在北京接受国际记者的采访。众所周知,西方媒体对于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友好,他们经常会抓住一些机会挑衅。这次记者会上,一名美国记者的问题显然就是带有这种意图的。
然而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周总理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见过”两个字。
这位西方记者显然没有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他追问道:“是谁?在哪里见过的?”
一见钟情,海誓山盟
周总理缓缓抬头,眼中透着温润的笑意:“是我的夫人邓颖超,我每天在家里都能见到她。”
一时间,记者席上响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西方记者显然不相信总理的话,继续挑衅道:“您真的认为您夫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吗?”
“当然。”周总理毫不犹豫地说,“中国人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我眼里,我的夫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修昔底德国帷幕中,女神归来。”周总理和邓颖超的革命爱情,在国际媒体的大肆渲染下,比“铁扇公主”还要牢不可破。
面对西方记者的讥讽,周总理给出的回应,不仅展示了他在外交场合的机智睿智,更折射出他那颗柔性而富有力量的心。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爱情,能让周总理有这样超然的定力和包容力?我们不得不追溯这对伉俪情深的夫妻,是如何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
邓颖超,这个名字,先入为主的人对她的第一印象或许会是——周总理的妻子。但实际上,她不仅仅只是第一任总理夫人,20世纪中国革命和妇女运动的先锋,才是她最鲜明的印记。
相比起周总理这个在男性主导的政坛中耀眼的名号,邓颖超的名字似乎没那么亮眼。但当我们详细窥探这对携手共进的伉俪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正是她坚韧不拔的品格,成就了周总理强大的精神后盾。
一切要从1917年说起,当时中国处在动荡不堪的局势之中。青年们怀揣着对新思想新文化的憧憬,开始投身于救国济民的行动中。
1917年冬,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踏上了通往法国的邮轮。他胸有成竹,目标明确——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少年,就是年仅20岁的周恩来。
与此同时,一个16岁的女孩子也正抱着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抱负,在一所女子中学任教。她就是邓颖超。
隔着万里,两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在东西方的两端,开始了各自崛起的征程。起初,周恩来对妇女解放这件事并不太看好,他坚定地认为,只要把旧社会打倒,妇女的地位自然会提高。
而邓颖超的母亲则告诫她,在封建礼教森严的社会,妇女要获得地位,必须先争取独立经济能力。
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却都蕴含着对旧社会的深刻反思。也许是这份共通的思想基调,促使两人在五四运动中结识,并在之后的革命道路上越走越近。
“海誓山盟,否极泰来。”1922年秋,周恩来给远在广西的邓颖超写了一封信。信中夹着一张卢森堡与李卜克内西的合影,周恩来郑重地向邓颖超提出:“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能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告白,邓颖超并没有犹豫,她立刻给出了最真挚的回应:“愿相依相伴,共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
一封信,一纸愿,两颗心,至此密不可分。面对动荡多艰的环境,面对生死攸关的未来,他们选择将彼此视为生命中最牢固的依靠。这也奠定了两人之后能够并肩经历种种风浪的基石。
朝夕相处,巨变转折冲不散伉俪情深
“我决不娶妻!”
“我永不嫁人!”
这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开始彼此了解之前的誓言。二人都是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感情问题。两人结婚后,工作与生活常年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当他们终于得以在延安团聚时,已经是6年后的事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