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往鉴今,开创未来。莆田40年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将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一个总抓手、五篇文章、两大支撑、三大战略、四城辉映”,纵深推进木兰溪和湄洲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三大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四大经济新动能培育工程、五大新兴产业壮大工程,以“链长制”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匠心智造产业新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市战略,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推动民营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营经济量增位进、质效齐升。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品质化、集约化发展,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推动区域优势互补
提升城乡功能品质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深化闽宁协作、山海协作,加快形成北城南港、拥溪向海、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打造山水诗画生态韵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高铁城市新区、大学城南片区、绶溪片区建设,优化交通路网,加快城市公园等配套建设,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创新乡土人才培育机制,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持续打造生态文明
建设的“木兰溪样本”

接续推进木兰溪综合治理,以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为抓手,持续深化“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实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统揽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保护好湄洲岛,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综合提升全岛生态保护水平,统筹推进岛岸一体化发展,打造生态岛、文化岛、旅游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支持制造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园区循环化绿色改造,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纵深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守护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积极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发挥莆籍侨亲、侨商优势,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发挥妈祖文化优势,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打响妈祖文化品牌,开通对台客滚直航,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以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等为抓手,深化莆台生命健康等产业合作,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做好港口崛起文章,坚持以港兴城、港产城联动,打造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国家煤炭战略储备“双基地”,建设通江达海战略港城。
坚持共享发展 成果惠及民生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深入实施“健康莆田”行动,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坚定莆仙文化自信,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大力弘扬莆仙方言、戏曲、民俗、工匠等文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建设妈祖故里文化名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莆田。

数说莆田

建市40年,全市经济总量提级进位。莆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3年的6.21亿元增加到2022年3116.25亿元。

财政实力更加雄厚。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1983年的0.73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18.56亿元。

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3年的0.21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01.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从2004年的0.54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18亿美元。

后记:40年前,莆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创造了惊人的成就;40年后,莆田必将在崭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向前,有新的更大作为。勇当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排头兵,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奋力答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

来源:莆田晚报 记者吴林玉

责编:徐寅生

编审:严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