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无孔不入

网络诈骗时有发生

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些真实案例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守紧“钱袋子”

避免上当受骗

(1)快递传单退费类/退学类

向全国各地寄送快递,包裹信件包含各类虚假的公告、文件,让被害人主动联系,以退学费等理由诱导充值返学费。

具体案例:

7月23日,灵溪镇陈某在家收到一个包裹,内有一封信,信上说根据国家“双减”政策,可以给陈某退一部分的学费。陈某联系信件上的客服,扫描了信件上的二维码,下载对方提供的APP,随后落入对方充值返现的诈骗套路。

对方以“先垫资购买证券再由‘规划师’完成证券增值收益的部分为退还的学费随时可以提现”诱导陈某转账10000元,但对方称陈某某操作错误需要进行第二次转账,于是陈某某又转了7000元,后又以其他理由第三次要求陈某某贷款转账,陈某某方知被骗。

2)网络刷单类

将受害人拉进群内,以各种名义发布任务,利用与群员互动、从众心理、初期兑现奖励,引诱受害人参与刷单任务、投入更多本金,一旦投入更多钱,就会连本带利被骗。

刷单类诈骗占今年所有案件的三分之一以上,很多受害人都是看到群内其他人赚到钱、回复多,感觉有谱才会尝试;投入以后,抱着已经投入、少亏一点的心态,导致最终被骗更多钱,甚至被骗填写个人信息,被他人一键网贷,在损失本金外,还背负上沉重债务。进入此类群聊请立即退群。

具体案例:

7月20日15时许,曾某某(女,住城北小区)报案称被拉进刷单群,因群里人员众多,相信群里所说可以做系列任务赚钱,在完成首个任务后,赚到400多元,便继续投入几千元进行后续刷单任务,但更后续的任务分别要万余元、几万元,受害人察觉不对后,发现不妥,才知道被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冒充客服消除不良征信类:

自称是京东客服,声称对象手机里的京东白条(或金条、微粒贷、百万保障等)APP有贷款未还,如不关闭将自动扣除超额利息或影响征信。

然后要求对象下载指定APP,在聊天过程中,套取银行交易密码、验证码,转走账户中的钱或要求转钱进指定账户。

具体案例:

5月25日14时,林某接到一自称京东白条工作人员的电话(155***7391),声称林某手机里京东白条的APP有20万贷款未还,不关闭将自动扣除超额利息,并教林某下载名为ZOOM的聊天APP。

林某注册并输入骗子给的验证码登录后,在语音聊天时不小心泄露了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导致银行卡内49950元被转走。骗子反馈称是误操作,需要向指定账户(刘*龙 62305200****0144972)再转入44950才可将之前的钱的钱退还回来。林某再次转账,共被骗89900元。

(4)塞小卡片约炮类/罚单类

诈骗分子会在车上塞小卡片或者虚假罚单,诱骗车主扫二维码进行约炮或者缴付罚款,从而进行网络诈骗活动。

具体案例:

周先生的车上被塞了小卡片。扫描二维码后下载“K*”APP后,APP客服给其介绍了两个女生。周先生浏览照片后,客服称需要充值会员才能继续浏览。周先生按客服要求转账充值了会员。后来客服称要下注三笔才能激活账户,周先牛激活账户后,对方又称需要进入3500团购激活数据,但因周先生下注错误,需转1200元的修复费用。周先生转账后,对方又以第二次修复、第三次修复、手续费、纳税费等让周先生继续转账。转完这些钱后,周先生成功提现了2350元,但周先生想要提现10万元时,对方却称需要转解冻金,周先生转账解冻金后,对方又称没有备注需要重新转账,这时周先生才发觉被骗。经统计,周先生共损失55万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案例:

诈骗分子会在未规划停车位道路两侧,寻找停放的车辆,将伪造的违法停车告知单贴在对应的车辆挡风玻璃处,并附上了自己的收款二维码,以此对车主实施诈骗。

印有扫码支付二维码的罚款通知单也是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诈骗套路千万条,防诈反诈第一条。希望大家能够提高防骗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做到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来源:看苍南APP

加小编微信:cnw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