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末期,日本为了在盟军登陆日本本土后能展开所谓的“本土决战”,于战争末期匆忙的量产了三式中战车,并极力完成他们预想中可以对抗美军M4中型坦克的四式中战车。如果从性能上来看,日本的这两款坦克已经相当于二战初期和二战中期的坦克性能,但这远远不是日本在坦克研发上的极限,在战争末期他们还研发了一款可配备半自动装弹机的中型坦克,这就是日本在二战中未完成的坦克——五式中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式中战车的研发始于1943年的“新中战车(甲)”项目,该项目是建立在日本早期配备的九七式中战车、九五式轻战车无力应对美军装甲优势的基础上展开的。根据苏德战场上的坦克运用经验,日本将设计重心从支援步兵转向了装甲对抗,新一代中型坦克在重量、防护、火力等多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比如说坦克的重量从20吨提升到了35吨,主炮由57毫米提升到了75毫米,装甲厚度也从50毫米提升到了75毫米等等。

通常来说,很多人认为这一项目的最终产物便是四式中战车,毕竟仅从数据上来看四式中战车已经完美的符合了该项目的要求。但从战后对日本武器研发项目的资料整理,以及缴获的样车来看并非如此。第四陆军技术研究所和三菱重工一起开发的五式中战车才是日本理想中的坦克杀手锏——它被设计为在性能上完全击败M4中型坦克,至少日本人是这么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日本在投降前销毁了相当多的资料,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少数现存资料来研究五式中战车。五式中战车是二战期间日本中型坦克里吨位和尺寸最大的坦克,车体全长8.467米,车体宽度3.07米,车体高度3.049米,车组成员5人。至于该车的战斗全重则在不同资料里表述不一,部分资料认为它的战斗全重在35至36吨,但在美军拍摄的缴获五式中战车的样车照片里,却在其车体上标注为45吨重型坦克,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如果从外形结构上来看,五式中战车的底盘干脆就是四式中战车的加长版,每侧负重轮从7个变成了8个,另有3个托带轮,此外其沿用了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的传统布局思路。车体内部结构也非常传统,驾驶室和变速箱位于车体前部,中部为炮塔战斗室,后部则是引擎区域,基本上来说和四式中战车没有任何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防护方面日本这一次算是有了巨大的突破,他们没有和三式中战车一样采用半铆接、半焊接结构,而是采用了全焊接工艺。这样的好处也非常明显,可以有效扩大钢板面积,减少装甲结合部。但较为讽刺的是炮塔的设计较为原始,炮塔结构颇为神似三式中战车,并没有大胆采用设计阶段考虑的倾斜装甲,仅仅是小幅度采纳了倾斜装甲设计,车体结构也是三式中战车和四式中战车的梯型结构,这违背了其在开发阶段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具体的装甲厚度方面,五式中战车的车体和炮塔正面装甲为75毫米,侧面为20至50毫米(炮塔为六边形结构,故此出现这一情况),后部为50毫米,炮塔和车体顶部为20毫米,底部为12毫米。这一装甲厚度放到二战末期勉强可堪一用,但具体到钢材性能上则不敢恭维,日本的冶炼工艺不足以支持使用表面硬化装甲,其使用的钢材性能远不如欧美,这导致五式中战车虽然可抵抗美国的75毫米M3式坦克炮,可面对76毫米的M1A1式和M1A2时坦克炮时仍十分脆弱。

在火力方面,五式中战车配备的是试制七厘半战车炮(长),火炮倍径足有56倍,这种火炮的原型是日本四式七厘半高射炮,在对其进行了包括缩短后座长度等改进措施后得以配备于四式中战车和五式中战车。这门火炮的穿深数据目前很不明确,1000米距离的击穿数据从75毫米垂直装甲到140毫米垂直装甲不等。考虑到日本用于测试的钢板质量差,再加上日本的穿甲弹实际上是穿甲榴弹,那么这门火炮的性能恐怕比之T-34早期型号使用过的F-34型76.2毫米坦克炮不会好太多,充其量也就是性能相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较为超前的设计在于五式中战车在设计上是准备使用半自动装填机构的,并在日本坦克中首次设置了炮塔吊篮,这对于日本坦克而言是莫大的进步。只不过当时半自动装填机构的设计存在问题,弹壳抽出环节时常发生故障,所以不得不放弃使用半自动装填机构。但让人感觉莫名其妙的是,五式中战车的车体正面左侧还配备了37毫米副炮,天晓得这个东西有什么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五式中战车的动力配置,原本日本计划开发一款高性能的空冷柴油发动机,但受限于自身技术不得不作罢,转而采用了川崎九八式八〇〇马力发动机,并将其功率通过降功处理下调为550马力。五式中战车配备这种发动机后的公路时速可达每小时40公里,一次加满油料后可行驶200公里,这对于日本坦克而言已经是一种莫大进步。

总体来说,五式中战车的设计尚且算是成功的,在性能上较之平行开发的四式中战车而言有了不少提升。但这种提升并没有起到质的飞跃,仅仅是略强一些有限。当然了,五式中战车就和四式中战车一样没有进入过量产阶段,仅仅是停留在样车阶段。不过,就算五式中战车量产成功,也投入到了日本军国主义者所谓的“本土决战”里,战争的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毕竟军国主义者的失败早就是一个必然结果了,不会因为一件武器的出现就有所改变的。